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宫漫思

(2021-02-07 10:44:07)
标签:

故宫

太和殿

历史

文化

分类: 文化

去北京不能不看故宮。因为之前看过在游所有景点后,才悠悠地朝这座皇宫走去。是深冬的早晨,地上落一层薄薄的雪。

从午门踏上青白石,一路过御桥、穿横场,自由穿行在昔日的皇宫,恍若进入历史天空脑子尽是幻觉,脚步不敢迈重,生怕惊醒了那些沉睡的蟠龙和钟鼓。午门城楼重檐黄瓦,朱漆彩绘,气势雄伟,与墩台东西两翼排开的楼阁、廊庑和阙亭连贯一体,围成一个方形广场。按古人的认知,午门是天子所居的南门,级别高于宫城诸门。我在穿越中门“御道”时,特意望了一眼东西侧门,朱门紧闭,尽显黯然之色。历史于我近得只隔着一张纸。想象一百多年前,也是这么个雪霁的清晨皇宫还一片漆黑,沉重的宫门徐徐打开,吱吱转动门轴惊起几只鸱鸮,于黑糊糊的门道里扑扑掠动翅膀接着是马车轱辘的声音,拉车的骡子走在石板路上,铁掌嘎嘎地响。该是大臣们早朝的时候,他们一个个像幽灵一样钻车子,雪地上留着几行扭动的辙痕……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其精秒的形制设计,充满了想象和哲学意味,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午门也是紫禁城最尊贵的大门,明清两代皇帝都在这里举行重要仪式和活动,其冷峻和威严,被屡屡写进历史书籍。据说,午门所处的方位和拥有的形态,昭示着一种古老的和谐,可历史偏偏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罪罚与杖杀,其血腥成为无数忠良之臣的梦魇。如今风云散尽,留下这条“御道”,静静迎候游人杂沓的脚步。

穿午门,渡金水河,从玉泉山上引的一泓泉水,一路泛着清波,婉转流进皇家禁城,在森严的皇城前廷,划出一道柔美的弧线,小桥流水,恍若世外桃源,多么富有尊贵含义的创意与布设!站在金水桥北望,一个大的令人茫然的广场,被三面错落起伏的宫殿环绕,广场北端便是气势恢宏的太和殿,巍峨高耸的金顶,似要触摸天空的灰云,正脊两端各种琉璃吻栩栩如生。这座皇宫第一殿坐落在三层汉白玉雕砌的台基上,白色的丹陛,如白云托起,巨大的重檐像大鸟张开的翅膀,轻盈欲飞。可惜它不会飞。这座宫殿除了符合功能与审美的需要,更多体现的是皇权的不可动摇。它是老百姓口口相传的金銮殿,永远高高在上,那样俯瞰人间。它的精妙之处,在于极富想象的设计。据说,太和殿前面不曾种过树,为的是突出这组宮殿的威严气势。王公大臣觐见皇帝,进入午门,经过漫长的御道,在层层起伏变化的建筑空间行进,会有一种无形的不断增长的精神压力使他们徨徨如履薄冰当他们最后进入太和门,仰视宽阔的广场与高耸在三重台基上的巍峨大殿,这种精神压力达到极点而这正是帝王们他的臣民所要求的。

站在大殿,自然没有压抑感,不过迎着高大壮严的殿堂,驻足良久。深冬并不凛冽的风从那边层层屋檐掠过,呜咽一声,又钻进重重宫墙去了。这里最醒目的是一张龙椅,六百年间,它在中国独一无二,因为在它上面坐着天下唯一的主人皇帝,史不绝书、令人胆寒的“圣旨”“谕旨”,便是从这里发出扩散向天下,多么神圣宫殿!我睁大眼睛,努力想发现什么,但除了金漆蟠龙、铜胎宝象便是轩辕镜、铜鼎龟鹤之类的圣物。只有殿门前的一对狮子,六百多年了还活灵活现地爬在那儿。据说这对狮子是皇室用来镇宅的,堂堂皇室,难道还有什么“邪气”要镇?是叫冤的孤魂,还是苦泣的野魄?总之,这对帝王门外的神兽,从明朝开始,就一直守在那儿,日复一日,迎送跨过金水河的人们。一切象征皇权的不朽与永恒。不幸的是,想不朽的反而腐败,无意永恒的反得永恒。历史上那么多帝王,匆匆来匆匆去,一个个都试图留名青史,却不曾想到,真正的永恒竟是这些沉默的石兽和铜鼎。

立于白色丹陛之上,回望皇家前廷这个偌大的广场,冬日里尽显萧条,枯败的荒草在砖缝里摇曳。这里是整个宫城的核心空间,明清两代包括皇帝登基等重大国家仪式都在这里举行,面积超过三万平方米,据说可容纳十多万人朝拜。想像这里曾经岀现过的宏大的场面:的台基两侧铜鼎里的松香柏枝已经点燃,龟鹤腹内正吐岀冉冉檀香,太和殿香烟袅绕,宛若天国。广场整齐排列着文武官,个个顶戴花翎,表情肃然。就听吉辰已到,韶乐奏响,所有官员齐刷刷向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礼,立时,广场上乌鸦鸦伏倒一大片……

跪倒就意味不能自立尽管在这宏大的皇宫,每一块瓦上都写着皇权的神圣和等级的森严,即使宫城里的门钉,也充满权力与等级的政治含义。无奈,遍布紫禁城的龙、铜鼎、寿,无一能护佑帝王的江山永固,国门最终还是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五千年文明古国惨遭列强铁蹄的蹂躏,殷殷伤口如绽放的罂粟……

我低下头,俯瞰着这些瑞兽、神龟,在我心里,它们已不代表江山社稷它们固化的神态,使我想到北方秋田地里扎起的“假人”,和一群群争先恐后抢食的鸟雀。这一刻,我心里激起一种呼唤,呼唤那只早已于腾天大火中逃走的蟠龙,它在哪里?我又想到一些人的名字,想到凿空西域统治着万里疆域的汉武大帝,想到威震亚欧大陆的成吉思汗,然而,他们又在哪里?一切都不会重现,惟有这三层高台依然伫立,静静守护着六百年的记忆。

我长长舒口气,在人群里慌乱寻找,却没有找到一张熟悉的面孔。游客们在纷纷取景拍照,攒动的皇城中,涌动着一条滞缓而稠腻的河不同的语言,五彩服饰,猎奇的镁光灯,是这条河上的桨声灯影。

又是鎏金宝顶、云龙石雕,又是金龙和玺彩画,中和殿、保和殿高大的斗栱建筑,无不沾上森然王气。有趣的是,它们两个,前者是皇帝用来独处思过的静地,恰似旅途中歇脚的凉亭,后者是读书人梦想的殿堂,清帝国三年一次的殿试就在保和殿举行。如今,这间皇帝用来思过的圆形宝顶的房子清冷如灰,而读书人一生梦寐以求能通过一次的中正“御道”也空寂无声。所有梦想,连同那些巧夺天工的设计,最终都无法改变帝国覆亡的命运。徘徊廊间,我在想,这偌大的紫禁城,这厚重森严的宫墙,可曾听见,那些挣扎在生死线上饥荒难民的凄惨哀嚎?这里听不见,也看不到。这里只有皇权和不可侵犯。

神思悠悠地走着,乾清宫像一个宝座,两侧影壁梯形展开,连接左右两边长长的红墙,将后宫包裹得严严实实,只留一抹金黄令人遐想。这个不大的房间,竟是古代“国”与“家”的界线,它见证了皇位下的血雨腥风,以及受压迫奴婢的不屈反抗。穿过乾清门便是后宫,也叫“内延”,三宫六院,粉黛三千,书里读过,戏里听过,斜风苦雨,把多少青春年华吞噬!而今都成尘泥,只有树还在,假山还在。漫无目的地走,恍惚间,看见墙角的一绺白玉台阶上,谁在移动着莲步,身着大褂长及膝盖,身影一闪即逝。接着,从不同宫门走岀许多人,她们的面容都很模糊,冷清的后宫骤然变得热闹起来,斥责声、咳嗽声,还有长长的请安声混杂在一起。有人拐过墙角时,似幽幽望了我一眼,脸色沉凝,眼神迷离,我顿感后背一阵发凉....

我不想再看下去。抬头仰望天空,灰云像一件宽阔长袍的下摆,正拂过这座以辉煌和悲哀著称于世的皇宫。曾经在这里兴起过帝国的梦想,雄心勃勃的康乾大帝从容地在版图上一划,就把清朝的疆域拓展到明王朝的四倍。然而,仅仅过了百年,帝国就从景象峥嵘的中天坠入黑暗的深渊,接着,便是一割再割,一赔再赔,最后连图变的新政也夭折在一场阴谋里。这可悲吗?的确令人痛心疾首,但不值得惋惜。历史原本就不属于一个人的舞台,也永远不会容忍一个腐烂到心的时代存在。大清国的大厦坍塌了,却换了一个新的时空单元的诞生。

整一天时间,我都在看、在听,一件件实物,以及它背后的故事,使人心情变得沉重。历史就这般真实,它容不得假想,它的每一步进程,都以艰辛和痛苦为代价。故宫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辉煌进程,也见证了一个民族有过的屈辱和泪水,它永远矗立在这里,让未来深深地瞩望和沉思。

走出故宫,天空又飘起雪花,纷扬的雪花,瞬间遮去了重檐朱门,六百年的宫墙,旋隐进一片迷蒙。也许,只有这雪花,才能拂去冬日的阴霾,把人们带向美好的春天。


                                      2021.2.5----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