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兆”降临需淡定
文/陈慧岩
《水浒传》开篇第一回讲道,宋仁宗派殿前太尉洪信到江西龙虎山出差,办完公事后,洪太尉照例随喜一番,在主持真人的陪同下游览龙虎山。游览过程中,洪太尉发现一座殿宇与众不同,该殿不仅门用胳膊粗的大锁锁着,而且还重重叠叠贴了许多封条,且牌额上书“伏魔大殿”四个大字,惹得洪太尉好奇心徒起,坚决要进殿看个究竟。面对主持的阻拦,洪太尉一是摆学识,“我读一鉴之书,何曾见锁魔之法”,二是以势压人,“回到朝廷,先奏你们众道士阻当宣诏,违别圣旨,不令我见天师的罪犯;后奏你等私设此殿,假称锁镇魔王,扇惑军民百姓。把你都追了度牒,刺配远恶军州受苦。”迫于压力,主持无奈之下只得开殿。进入大殿之后,见殿中央石碑背面刻“遇洪而开”四字,洪信满心以为好运临头,“几百年前的石碑上刻有自己的名字岂是小事”,趾高气扬的他一阵幺五喝六之后将大殿掀了个底朝天,结果将“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放出世,使得“一朝皇帝,夜眠不稳,昼食亡餐”,本为禳灾祈福而来,却是播祸种患而去。
无独有偶。《三国演义》中,为勤大汉王室,曹操会集各方诸候共同讨伐董卓。盟军攻破洛阳之后,孙坚无意中得到了被视为权利象征的玉玺,在大将程普“天授主公,必有登九五之分”的劝说下,遂心生异志要退回江南图谋大业,不想在班师途中却死于刘表的乱箭之下。后孙策欲报父仇,将玉玺质于袁术,遂令袁术也心生非分之想,认为自己“地广粮多”,出身于“四世三公”之家,便不顾属下的反对擅僭帝号,引起天下共愤,招来了杀身之祸。同样在《红楼梦》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如因为秦可卿的关系,秦忠得以进入贾家的私塾求学,其父秦业满心认为儿子得遇名师,出头有望,不想一则在私塾里由于秦忠和贾宝玉过从甚密引起了金荣等人的妒忌,大闹了学堂;二则在秦可卿的丧事中,秦忠与馒头庵的妮姑智能有了苟且之事,秦业发觉后“自己气的老病发作,三五日光景呜呼死了。”“怯怯羞羞,有女儿之态”的秦忠经不起大的变故,在外伤内忧的夹攻下,没过几日也“萧然长逝了”。入学求教本是一件值得高兴,令人对日后生活充满向往的美事,不想在短短一年内却令秦家变故迭起,家破人亡。至于在《西游记》中,这样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取经路上,各路神魔皆把金蝉子转世的唐僧看作宝贝,欲食其肉而长生不老,却均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想吃唐僧肉的不是像白骨精那样被打死,就是像红孩儿那样被招安,或者像金角大王那样被收伏,但不管何种命运,有一点是相同的,即他们都结束了占山为王、占水为霸的幸福生活。
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认为吉星高照、鸿运当头,结果却招来小至杀身大至殃国的祸患。批评《三国演义》的毛宗岗说的好,“孙坚得玉玺而命丧,孙策失玉玺而成霸。甚矣,玉玺之无关轻重也。”照此来看,当我们认为天降“吉兆”时,不得不多怀一份福祸相依的敬畏之心,多怀一份不以物喜的淡定之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