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须下实功夫

(2010-05-12 10:11:54)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读书须下实功夫

 

/陈慧岩

 

    作为一个中国人,恐怕鲜有不知道《三字经》的。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三字经》,全文仅有1722字。然而正是这篇千字文,愣是让钱文忠登上了央视百家讲坛,写出了上下两册煌煌巨著,扬了名,立了威。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有句名言:“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多数人只记住了前半句,读书时随读随忘,并且自鸣得意,认为自己深得古人读书法之精髓。殊不知,陶渊明不过是在提醒人们:读书时要注重领会书中要旨,不可一味在字句上下功夫。而并非某些人认为的那样,读书可以囫囵吞枣。试想,如果连字都不识,哪里还能会意,又怎么能够高兴的忘记吃饭呢?

 

    朱熹说:“读书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在资迅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每天都会阅读到大量的文字,然而又有几多人能够达到这“三到”?程颐在《论语序说》中说:“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套用“教育就是将所学的知识忘记之后留下的东西”这句话,我们是否可以说,读书的真正好处就是将所读内容忘记之后留下的东西。然而,如果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根本就未曾记住过什么,那么又何谈忘记?更遑论改变“此等人”啦。

 

    时下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读书改变命运。钱文忠靠读《三字经》迈上了自己人生的一个制高点,这是否在提醒我们,读书须下实功夫,需先把书读“厚”了,然后才能挥洒自如达到“薄”的境界。古人云:“凡看文字,须先晓其文义,然后可以求其意。未有不晓文义而见意者也。” 那么,就让我们从弄清字音读懂文义开始迈步朝着奏响命运最强音的方向上路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