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冯恩洪讲座有感
中国教育界素有“北魏南冯”之说,即“北有魏书生,南有冯恩洪。”日前,笔者有幸亲耳聆听了冯教授所做《现代化条件下的校长专业化发展》专场报告会。冯教授的报告理论联系实际,将教育理念寓于自己的工作故事和实践中,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智慧,带给人无穷的回味。
一个热爱教育的人,必定是个谦恭有礼的人
冯恩洪教授生于1946年,今年已是65岁高龄,但是在整个讲座过程中,他始终坚持站着做讲座,即使在下午讲座开始时,主持人考虑到他的年龄,请听众以热烈的掌声邀请他坐下来做讲座时,冯教授也婉言谢绝了。他之所以坚持站着做讲座,如他所说,是为了表达对听众的尊重。其实不只冯教授,古今中外的“名师”无一不是谦恭有礼能与“听众”建立起和谐平等关系的人。如在张中行先生的散文名篇《红楼点滴》中载有我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在北大任教时的一则轶事,读来颇发人深思:一次张中行去北大听梁思成讲中国建筑史。两小时的课讲完后,梁思成说:“课讲完了,为了应酬公事,还得考一考吧?诸位说说怎么考好?”听课的有近二十人,没有一个人答话。梁思成又说:“反正是应酬公事,怎么样都可以,说说吧。”还是没有人答话。梁思成像是恍然大悟,于是说:“那就先看看有几位是选课的吧。请选课的举手。”没有一个人举手。梁思成笑了,说:“原来诸位都是旁听的,谢谢诸位捧场。”说着,向讲台下作一个大揖。辛苦讲课两小时,听讲的近二十人中竟无一位“嫡传”弟子,梁先生不仅没有勃然变色,摔门而去,相反却口中言谢,弯腰作揖!孟子曰: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教师对学生若能做谦恭有礼,师生之间若是能够建立起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估计这样的老师想不让学生喜欢都难!
一个热爱教育的人,必定是个学而不厌的人
五个多小时的讲座,冯教授一没看讲稿,二没用课件,完全是手拿话筒娓娓道来。诗词典故随手拈来,格言警句妙语连珠,其思维之清晰,记忆力之高超,真是让人自叹弗如,赞叹不已。为何一个60多岁的老人尚能保持如此高超的记忆力,却常常听到一些年轻人抱怨记忆力不好呢?冯教授传授了自己的“秘诀”——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唯有学而不厌,方能诲人不倦。尤其是在他讲到对王之涣的千古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认识时,尤其令人如拔云雾而见青天。他认为要想更上一层楼就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于是在2003年,他毅然辞去了建平集团总校长的职务,报考了同济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2003年,冯教授的年龄为57岁。57岁的年龄,有多少人该是抱着混日子、等退休的心态,等着含饴弄孙、享受天年啊!而他却重新做起了学生。“一个人要想更上一层楼,就必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冯教授的话掷地有声,余音袅袅。
一个热爱教育的人,必定是个享受讲台的人
在上海建平中学时,有一年因为工作需要,冯教授从高中部被调到初中部做一个班的班主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他针对不同的课程为学生出谋划策:他一口气为英语课选了五个科代表,并让学生将英语单词做成卡片利用上下学时间背诵,记熟了再找科代表背诵;数学、物理等课他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笔记本做错题集,注重对题型的归纳与训练;语文则让学生剪报,每人挑选自己最喜欢的50篇文章,并写出文章好在哪里……当时,冯教授所代学科为语文,但他并未囿于自己的一科之内,而是从全局出发,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能够充分享受三尺讲台之乐的人,才是真正热爱教育的人。”这让我想起了两位大师的故事。一是已故科学巨星钱学森。 一次,在课堂上,一名学生向钱学森提出课后有的习题一再改动,增加了自己负担,希望辅导老师出题时不要改来改去。钱学森听后,想了一会儿说:“习题是我出的,不能怪辅导老师。一开始觉得题目各方面都没有问题,让同学们做了。后来又感到给的条件不太好,就改了。后来又在车上想这个题目,觉得有必要再完善一下,所以又改了。”二是国学大师冯其庸。在一次访谈中,冯其庸说:“刚到中国人民大学时,课很重,运动也多,白天开会,只能晚上备课、看书。我总要把白天耽误的时间找回来,自己规定每天读多少页书,几乎总是工作到夜里两三点才敢睡觉,持续了十多年。当时最重的课是‘中国文学史和作品选’,一周5次。每一篇作品,我一定理解透了才去讲,讲出心得,讲出精彩。”与这些大师、名师相比,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量是很难望是项背的,但从他们朴实的言谈中,却听不到对工作量大、工作条件不好、工作待遇不高等等的抱怨声。
其实,听冯教授的讲座也好,读大师的传记也罢,我想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热爱教育、报效祖国的抱负,更要学习他们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真正能够沉下身来,潜心于业务钻研,执着于教书育人,就像冯教授报告结束时所朗诵的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作《播种》那样,做一个勤劳的“播种”人!
http://s6/middle/6164cc2ft7cde54688765&690
http://s7/middle/6164cc2ft7cde54f22aa6&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