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持续良久的万科股权之争,终于尘埃落定。如何评判输赢?
1、王石惨胜。
说惨,是因为自己亲手打造堪称中国甚至世界传奇公司的王石,在66岁且精力异常旺盛的时候就不得不离开,看看人家巴菲特,90多岁至今还没指定接班人。如果说王石心甘情愿,无论从哪个角度都不可能。但万科毕竟不是王石的私企,多年来爬山、游学、做红烧肉,常年不在公司、不在国内,如果继续掌舵,肯定要求“正常上下班”了;功成名就的王石,此时急流勇退,未尝不是上策。
说胜,毕竟在这场震惊全国的股权之争中,最终姚振华落荒而逃,许家印拱手相让,大名鼎鼎的央企华润灰头土脸,万科尽管引入了持股近30%的深圳地铁、但董事长及主要高管仍然是万科职业经理人——王石不仅仅交权于自己培养与信任的郁亮,而且至少暂时保留了万科的企业本色。
2、姚振华惨败。
不仅惨成“妖精、害人精”,关键是在保险行业被封杀了。安邦的吴君都出事了,姚的下回会分解出什么剧情,现在谁能说?至于目前的账面盈利,解禁之后肯定全部或部分抛售,但愿安邦不会同时抛售;否则,投资万科最终盈亏如何?
姚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属于这轮价值投资的引领者,而且敢于在股灾中几乎所有人都恐惧时大笔大笔买入万科,当时的眼光与胆略,无疑是投资大师级水平。其失败不仅仅是资金来源问题,关键是行事风格——控股南玻A后马上全部撤换团队、中途提议罢免万科全部董事、到后来疯狂增持格里,终于倒在“中国制造的罪人”名下。
3、许家印堤内损失堤外补。
后来加入万科股权之争的许家印,初衷应该是控股万科,但险资一出事,这君随机应变,先是将投票权、后是把股权拱手相让给深圳地铁。尽管转让万科损失70亿,但从与深圳政府的交易中得到了其它补偿。
4、华润灰头土脸。
一是事件整个过程,好像这央企是如此窝囊,是没有力量还是没有正气?二是最终被淘汰出局——卖了个好价钱,不过是地方国企与央企之间的交易罢了。
5、最大赢家——深圳地铁。
深圳地铁不仅因为最终成为万科最大股东,关键是在这场事关深圳精神的博弈中,保证了剧情的完美落幕。虽然代价不菲,不过是为华润的窝囊(或者其它隐情)买单而已。
至于郁亮,真正的职业生涯刚刚开始,压力不小、担子不轻,输赢最终靠事实回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