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新任主席郭树清的“新政”,给全国股民点亮了希望。然而,中国股市的顽疾,远远不是证监会主席能够完全根治的。从中交建设最终还是在A股IPO就可见一斑。
中交建设是个什么公司?是原来中国路桥、中国港湾两个从事公路、港口建设的集团合并而来。当年在合并不到半年时间内,在国资委的直接协调下,就在香港上市并募集资金人民币260亿。中国路桥、中国港湾在移交国资委之前,直接隶属于交通部,在工程特别是资金方面深受优惠。香港募集的260亿资金,除了在北京的北二环花费几十亿新建办公楼之外,添置了部分大型施工设备。如果使用得当、管理有方,这几年不但不缺资金,而且应该可以给股东丰厚回报。然而,香港募集的260亿干光之后,目前反而处于嗷嗷待哺的资金饥渴状态。
中交建设A股的IPO,再次告诉我们几点:
1、中国股市就是一个“抽血机”。回想世界第一个股份公司——1602年成立的的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结果该公司大发展、荷兰经济大发展、股民都发了大财。反观中国的股市,从上层到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目的,就是募集资金——圈钱、抽血。
2、中国至今没有解决“姓资姓社”的问题。一个民营企业,在中国上市,不仅要花费几年时间、还要花去昂贵的公关费用。而只要是国有企业,无论什么行业、无论是否属于产业扶持方向,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大把大把在股市圈钱。以中交建设为例,目前国内高速公路、港口已经处于超前发展、相对过剩状态,再让巨额资金流入相关施工单位,带来的除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就是股市的跌跌不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