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00378天科股份:新老主力生死对决

(2010-07-22 17:24:30)
标签:

600378

天科股份

怪异走势

股票

分类: 黑马推荐

一、基本情况

600378天科股份,总股本2.7亿(全流通),截至2010年3月底,第一大股东昊华集团持股23%、第二大股东深圳盈投公司持股22.8%、第三大股东社保基金持股1.5%。其余均为持股在0.5%以下的小股东。

公司主营业务是节能环保设备生产,拥有以天然气、煤和焦炉气生产甲醇和二甲醚的技术和发明专利,公司的大型变压吸附装置已在石化等行业取代进口产品,成为石油化工行业气体分离的主力军。堪称中国“煤层气开采、煤化工低碳第一股”。

公司拥有成渝经济区、节能环保、煤化工等多重题材。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市场前景广阔、前期大幅下跌。

二、怪异走势

从表面上看,该股昨天(7月21日)放量突破60日均线、拉开大涨架势,但60日均线压力沉重,冲高回落。

但仔细观察盘面,发现该股走势非常怪异:

(1)7月21日10:08分,数十万股大单直线拉升4%至9.51元,但马上被十万股大单打压至9.16元;同时委买盘一为35万、委卖一不断出现10万以上抛单。如果仅仅如此,无疑是主力拉高出货。

(2)7月21日13:28分,数十万股大单再次直线拉升3%至9.38元,但随后在9.16元僵持近10分钟后逐级下滑。

(3)7月21日14:58分,两笔共60万大单直接从9.05元拉至9.18元。

(4)7月22日集合竞价以85万大单以上涨3.8%、9.49元开始,逐级滑落1.4万、9.09元开盘。

(5)7月22日9:51分,分别以5万、6万、10万股,将股价从9.02元瞬间拉至9.37元;然后,全天波澜不惊。7月21、22日分时图如下:

http://s3/middle/6162ee7et8bf767aff1e2&690

 

 、原因分析

1、结合7月21、22日即上述(1)至(5)走势,排除主力出货可能(除非公司大股东得知半年报或其它内幕利空):

(1)公司第一、二大股东持股比例接近,不存在减持可能。

(2)其它有此实力砸盘的,只有第三大股东社保基金;但社保基金套牢20%左右,要出货,不必在此大跌之后、大盘强劲反弹之时。该股庄家进出如下图(周线图,2009年12月底以前由华夏基金控盘、2010年3月底以后由社保基金控盘):

http://s2/middle/6162ee7et8bf790380801&690

 2、游资拉高建仓、社保基金打压:

从昨天和今天走势分析,不排除游资看好该股独一无二的节能环保题材,希望拉高建仓、短期爆炒。否则,即使新主力加盟,完全可以逐步吸货、至多稳步推高(如同公募基金本周在煤炭、有色、钢铁、电力等蓝筹板块的加仓),没有必要在昨天耗费巨资大幅拉升(昨天两波急速拉升、收盘前又巨量扫货)。

 如果是这种情况:

(1)目前社保基金暂时获胜:成功把游资打的狼狈不堪。

(2)如果游资实力超过社保基金、并坚决介入该股,则鏖战还将继续,最后是该股成功换庄,短线可能暴涨。

(3)如果游资撤退,该股将低位震荡、以给社保基金充分加仓时间,而且今后难以暴涨(如同华夏控盘期间一样)。

总之,该股近两天的怪异走势,应该是老庄社保基金与游资的一场生死对决。结果如何,明天或下周初将一目了然。

  、中报分析(8.8)

(一)股权变化

1、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分层集合16期(私募)2010年第二季度买入1040万股,占3.85%,成为第三大股东。

2、原来第三大股东全国社保基金六零二组合2010年第二季度卖出174万股,仍然占0.71%,成为第四大股东。

3、第四大股东为个人底申花,持股比例没有变化,但沦为新第五大股东。

4、新的第六至第十大股东为新进,合计买入868万股。

5、原来第五大股东中天证券有限责任公司110万股可能已经卖出。

6、原来第六至第十大股东持股均在0.36%以下,低于中报第十大股东0.37%的比例,可能中报没有显示。

(二)7月21日怪异走势再分析

1、排除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之争。因为二者虽然持股比例仅仅相差0.34%,但第二大股东期间质押5844万股(21.6%),可以卖出数量不足。

2、新进第三大股东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分层集合16期(私募),自5月21日后开始建仓,至7月21日两个月,可能在大盘反弹时希望大幅拉高。但第一大股东准备定向增发、注入化工资产,不希望股价大涨,因而盘中打压,悉成上述怪异走势。

五、结论

1、在全流通情况下,股价的大幅涨跌,主要决定权在控股股东。如果控股股东在类似定向增发、股权激励等定价之前,希望股价越低越好,不论大盘如何,都难以大幅上涨。以此推论,目前新进第三大股东与第一大股东没有形成默契,如果不改变,股价不会大幅上涨。

2、一旦控股股东达到目的,控股股东利益与市场利益一致时,才是买入股票最佳时机。

   本人博客文章,乃一孔之见,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