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价还会上涨吗?

(2009-08-16 15:24:33)
标签:

房价

物业税

房价还会涨吗

房产

财经

分类: 政经杂谈

今年6月以来扶摇直上的房价,已成为全国上下的热门话题。经济刚触底,房价却如脱缰野马,对如此事关经济大局、事关百姓民生、事关社会稳定的敏感问题,怎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问题在于,房价还会上涨吗?

房价是怎么涨起来的?

记得今年3月份,好几个房地产公司老总,因房子滞销、资金断链,为了融资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找到本人帮助想办法、出主意。

弹指一挥间,仿佛两重天。进入二季度,全国主要城市住宅市场价量齐升、强势上涨。这是为什么?

一方面,美联储做出收购国债的决定,引发了全球通货膨胀预期,从而使得国内压抑了一年多的刚性的住房消费需求、持币观望的投资需求突然爆发,加上为了刺激经济而先后出台的购房优惠政策效应,于是,国内大中城市购房数量突然飙升起来。

另一方面,国家降低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政策,不仅本身把房地产项目的自有资金降低了三分之一,而且引导信贷资金向房地产企业倾斜,一下子使开发商从资金困境中走了出来——手中有了钱、房子排队买,作为唯利是图的开发商,为什么不提价?

房价还会涨吗?

目前的报道是:7月份房屋销量环比下降。但是,随便到任何一家开发商问一问就知道:房价目前在涨、后续还会继续涨。

1、7月以来是“价升量缩”。量缩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可售的面积大幅减少——开发商因为资金原因,过去一年多内要么减缓、要么停止了新开工项目,存量快售馨、今年开工的房子远未完工。

2、房价的组成包括土地成本、建安成本、市政配套成本、销售费用、税金和开发商最终利润等等。其中,土地成本和市政配套成本直接与地方政府相关,而地方财政实际是“土地财政”。地方政府有那么多开支,主要的收入来源靠出让土地。所以,无论中央的政策导向如何,地方政府要保的是自身的收入来源。

3、在政府已加大对教育、医疗投入的前提下,政府已无财力解决大多数人的住房问题。此其一。完成从“出口导向为主”向“消费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已经是政府没有选项的选择。居民消费主要是什么?住房、汽车和日常生活开支,其中大之之大的消费还是住房。4万亿并未达到预期之目的,能继而扛起经济复苏大旗的非房地产莫属。如此“用人之际”,政府能对房市“动真格”吗?此其二。

4、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启动不久,另有数亿的城市新增人口等待解决住房;加上目前有钱人太多、国内能够保值增值的投资渠道只有购房(储蓄收益低还有通膨风险、股市如同“绞肉机”),两个方面产生的强大需求,在国家没有进行“二次房改”前,怎么可能以比目前更低的价格得到满足呢?

控制房价的根本对策

我们应该认清一个基本事实: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住房需求实际上是居民最大的消费需求。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力。我们必须走出一个误区:民怨一起,千夫所指开发商;房价一涨,匆匆忙忙搞调控。

我们应该承认:目前的住房制度有缺陷,需要综合治理、“二次房改”,建立起一个“居者有其房、市场能承受、政府可控制”的住房体系。

以下为本博一孔之见:

新的住房体系,核心是:居民根据个人情况,自主选择不同类别的房屋,对应承担不同的成本、享受不同的权益。

1、商品房:开发商经营,市场化运作,产权归个人,随时可转让。国家主要运用税收、信贷、利率等杠杆调节。如:购买第一套商品房者,首付比例低、贷款利率低、免收物业税;购买第二套商品房的,不仅要提高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还要每年缴纳物业税;购房套数越多、承担成本越高。

2、经济适用房:开发商微利经营,政府减少部分税费,产权能住不能租,20年内可用不可卖。这类房价是政府可控的,要基本保证两口之家、大学毕业5年能付得起首付、20年内能付清全部房款和利息。

3、廉租房:政府出资政府所有,租房人需要时付费入住、不需要时自己随时迁出。

实践证明,靠行政干预不仅很难控制房价,而且政策朝令夕改、社会成本太大。控制房价,主要是对开发商的暴利要加重土地增值税(即开发商利润)的征收力度;对炒房者,要加大物业税的征收力度;对土地出让,要减少政府收费比例。

物业税迟早要征,否则,不仅贫富不均越来越严重,而且各级政府急需开辟新的税收来源。

下面是本人从网上搜索的一个案例,时间在2008年底、地点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仅为通俗起见稍做语言修饰。供参阅。

房地产开发商成本和盈利案例

1、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销售面积23万平方米。

2、第一次开盘均价11000元/平方米(按销售面积算,以下皆同)。

3、土地成本3000元/平方米左右,但由于项目不走“招拍挂”程序,又追加了一些拆迁补偿,最终土地成本达3500元/平方米(32%)。

4、建安成本在2000元/平方米左右。

5、市政配套方面成本(包括大市政和小市政)约750元/平方米,园林成本约为250元/平方米。

6、总投入35%的自有资金,自有资金融资的年利率达25%~40%,项目的融资成本达1200元/平方米。

7、全部收入的3%~4%为销售费用。项目这方面的成本大约为400元/平方米。此外,开发商管理费、公关费各不相同,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A、以上各项费用合计,项目的成本达8100元/平方米。

8、营业税及附加,按照销售收入的5%~5.5%进行征收,平均到每平方米的营业税为605元。

9、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额的计算为“收入-开发成本(开发成本=土地、拆迁、建安、市政配套成本合计)×1.3-营业税”,项目的土地增值额为1945元/平方米[11000元-(3500+2000+750+250)×1.3-605元],按照30%的最低税率计算,其平均每平米土地增值税为584元。

10、所得税,按照税前利润的25%征收,项目的税前利润为1711元/平方米(11000-8100-605-584元),则需要缴纳的所得税为428元/平方米。

B、综合三种税种,项目需要缴纳的税金1617元/平方米(15%)。

11、开发商最终利润1283元/平方米(11000元/平方米-各项成

本8100元/平方米-税金1617元/平方米)。

12、销售净利润率为11.7%。

13、开发商自有资金投入按870元/平方米计,实际利润1283元/平方米,实际净利润率达140%。

14、一个项目从拿地到售罄往往需要几年时间,按4年计算,实际年投资回报率是24.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