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墘,活在古老神话中的高山村落》

分类: 散文 |







《前墘,活在古老神话中的高山村落》
一
我曾沿着屏南寿山村到前墘村的山道徒步走过一回,就再也忘不了这个茶盐古道穿过的山水奇秀的山村。
前墘有着悠远历史,千年前韩氏祖先就从河南转徙周宁、宁德来到屏南寿山,过着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在我看来,前墘村有三奇:
一是村庄属牛,在村尾数百岁的红豆杉、柳杉下面,有两块岩石酷似牛蹄;在田洋上方的山坡上有岩石酷似牛鼻子,远看就像三头牛,公牛母牛小牛,头靠着头,三个牛鼻子互相磨蹭,这份温情让我想到朴实憨厚的村民,这个世代务农远离世俗的村庄,用卧牛比喻最是恰当。有四道清澈泉流从山岭注入村庄,正是“四水归一”,为了不让“肥水外流”,如今下游蓄了个风水池,饰以假山花卉,美不胜收。
二是村里多老寿星,七旬老人算后辈;老人头发乌黑脸色红润,令人称奇。村里剩下七十多人,守着古朴自然的农村生活,种菜,酿酒,早起早睡。村外大片田洋种着白菜,不时有城关人开车来捎带白菜,都说这里的白菜纯天然品质,健康好吃又便宜。田洋还种着猕猴桃,用架子搭着,种下苗三年结果,福建省广电前挂职前墘书记徐志明,细心指导种植,猕猴桃存活生长快要结果的时候他走了,但这份爱心留下了。村书记请我到他家吃便饭,却拿不出东西招待,一碗酿酒用的糯米团,一碗白菜,再吃一个自家腌制的鸭蛋。农家烧灶,做饭煮菜都费工夫,村书记妻子弄得一头汗水,我吃着半熟不熟的糯米饭,感动着款待的热情。我想村民这么健康长寿,不仅因为呼吸高山纯净空气、饮清泉、食绿色菜蔬,更是因为他们清心寡欲、无忧无愁,像村书记整天乐呵呵的,岂能不长寿!
三是山奇秀,独特的火山岩地貌造就诸多奇石,像蘑菇石、天柱石、罗经石、鸡公寨、鸡母寨、冬瓜十八瓣等,正对着村落有一座形似公鸡的岩石,人称“鸡公寨”。传说该寨“一石屋三个门,一通天、二通地、三通人间”。我登上鸡公寨,通过天然岩石之门,看到周宁、宁德地界,鸡母寨与鸡公寨遥相对应,宁谧中更添神秘。
二
前墘山上这些奇特岩石往往有着古老的神话传说。
在《漈头民间故事》的《前墘哑王》章节里说了一个前墘哑王的故事:传说前墘村鸡公寨下的石洞中藏有天书宝剑,前墘哑王找到天书宝剑,日夜练法习剑,剪出纸人纸马,画符念咒,准备射杀当朝的暴君,嘱咐嫂嫂在五更时候叫醒他,嫂嫂不到五更便叫醒他,哑王取箭爬上公鸡石,朝北斗星连射三箭,三支利箭都射穿龙椅,皇帝上朝大吃一惊,见到箭上有“前墘哑王”字样,立刻派兵攻打前墘,哑王只身迎战,身披铁甲,手执天书宝剑,指挥纸人纸马向官兵杀去,前墘岔下的四只石龟也爬上山来给哑王助阵,不想哑王嫂嫂说出那些哑王的手下都是纸张剪出,哑王的兵马纷纷现出原形,四只石龟也来不及爬到山顶,停留在半山腰不动了,哑王被官兵抓拿,押解京城砍头。至今,四只石龟和公鸡石依然耸立在前墘村的高山上。
在前墘的山中还有一块酷似罗盘的岩石,叫“罗经石”。也许也是哑王丢落的吧。传说前墘村出过许多风水师,帮人看卦十分准确,都是因为有着这块灵验的罗盘祖师爷。哑王传说在《韩氏家谱》也有记载。故事主人公的原型确有其人——前墘人韩周泽。相传韩周泽十几岁就练就一身武艺,嫉恶如仇,锄强扶弱,后来被官府所杀。他的墓地就在白凌往前墘的古道边上。
天柱石,也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十兄弟”故事。相传天柱石内有宝藏,天柱石中间有道缝,谁能开启就能取得宝藏。前墘村有十个兄弟,家境贫苦,相依为命。仙人指点老大:如果十兄弟同心,到石缝前喊“仙人开门”,天柱石就开了。十兄弟连忙约好同行,不想其中最小的弟弟外出未归,就找了个表弟替代,反正不说仙人不知道。快到天柱石的时候,那个表弟摔了一跤,落在后面,大哥就喊“表弟,快点!”,那个裂开的缝立刻合上了,从此宝藏就沉埋岩石中。
三
前墘村保留着寿山往宁德的茶盐古道的遗址。村前流过一条淙淙流淌的溪流,茶盐古道穿村而过,村尾的三座客栈遗址,保存完整,透过木栅栏窗口,还能想象客人先在窗口打招呼,然后从大门走进去购买生活用品的场景。过道那道厚重的门关紧了,村落就成了安宁的堡垒。
村中一户人家,横匾“遐福新禧”,上联“日月光华临胜地”,下联“山河环拱映高门”,透着浓厚的耕读文化气息。它的门窗上刻有木雕,人物、鱼、鸟、花的图案依然清晰。人去楼空的老房为我们揭开了一扇历史的窗户。
沿着茶盐古道走上一段,在水尾见到一座四百岁的廊桥,旧时寿山白凌往前墘的古道就往这里经过。古道往下几十米有一处幽邃景致,叫“金鸡井”。金鸡井四周林荫幽深,飞泉潺响,它实际上是泉流冲刷成的两眼臼石,底下彼此相通。传说从鸡公寨飞来的公鸡与鸡母寨飞来的母鸡,每天都会到这里来沐浴,谈情说爱,那么它们生下的孩子就是前墘子民了。
前墘就是这么一个充满天人合一神话色彩的村落。那些活在古老神话中的人们都是有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