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信息技术课堂纪律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0-08-21 18:46:37)
标签:

信息技术课堂

课堂纪律

对策

杂谈

分类: 读文摘写感悟

    信息技术课堂纪律就是指信息技术课堂的纪律情况,良好的信息技术课堂纪律能使教师有效地教,学生有效地学,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保证;而不良的信息技术课堂纪律会破坏正常的教学秩序,给正常的教学活动造成消极影响,使课堂教学不能顺利地进行。

一.影响课堂纪律的因素

  课堂纪律的形成涉及到四个因素,它们是教师,集体,任务和学生。在四个因素中,集体和学生受教师影响或指导,任务是由教师设计的,很明显,教师这个因素在不同程度影响着其他三个因素。因此,教师是影响课堂纪律最关键的因素,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教师的人格魅力等直接或间接影响着课堂纪律。

  二.从课堂纪律的角度看信息技术课堂的现状

  课堂纪律对于教学有着助长和致弱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和影响,相信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纪律是良好的,对教学起着助长的作用。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很多信息技术老师总是抱怨着自己的课堂纪律,抱怨着课堂中存在着的问题。

从上面的分析中,影响课堂纪律的关键因素是教师。信息技术老师在抱怨之中是否应该从自身开始反思呢?

  经过整理,我认为目前的信息技术课堂纪律中存在着如下的现象:

1) 学生玩游戏,玩QQ,聊天,却不喜欢听课;

2) 机器数目少于学生人数,不能一人一机;

3) 机器配置低,运行速度慢,影响正常使用;

4) 机器故障率高,影响正常使用;

5) 没有教师机或教师机上没有电子教室软件,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

6) 没有投影设备,影响了演示效果;

7) 由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引起的“乱”,讨论,辩论演变成了“吵”论;小组讨论变成了小组“聊天”;

8) 小组协作学习中部分学生完成所有的事;

9) 课堂不安静,课堂比较吵,乱……,学生容易激动;

10) 学生互评自评,出现敷衍现象,比如全是一个分数,或是全是满分等;

11) ……

  以上所列出的仅是信息技术教师经常抱怨的一部分“问题”,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真的有这么多“问题”吗?”

  再比如,经常有信息技术教师抱怨自己的课堂纪律比较“乱”。设想一下,如果全体学生安安静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这是您心目中理想的信息技术课堂吗?恐怕也不是吧。信息技术课堂与其他学科相比,本身就比较“乱”,学生的动手操作,相互讨论不可能是安静的。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这儿的“乱”是正常的“乱”,而不是失去控制的吵和闹。新课程改革提倡个性化,提倡协作交流,这些是不可能在安安静静的课堂中获得的,所以我们认为更重要的在于转变某些信息技术老师的观念,这些所谓的“问题” 或许根本不是问题,可能是信息技术课堂与其他学科的课堂的区别所在, 可能是正常的现象。 就是说,虽然目前的信息技术课堂看起来有很多问题存在,需要我们解决,但也有不少问题是合理的。

  三.课堂记录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内部原因及其分类

  本文的重点是排除了正常问题的信息技术课堂纪律问题,为方便描述,按照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如下的分类:

1) 教学内容引起的纪律问题:学生玩游戏,上网,却不喜欢听课;……

2) 教学软硬件引起的纪律问题:机器数目少于学生人数,不能一人一机;机器配置低,运行速度慢;机器故障率高,影响正常使用;没有教师机或教师机上没有电子教室软件;没有投影设备;……

3) 教学方式方法引起的纪律问题:由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引起的“乱”,讨论,辩论演变成了“吵”论;小组讨论变成了小组“聊天”;小组协作学习中小组成员分工不明,部分学生做其他事;课堂比较吵,乱……;学生互评自评,出现敷衍现象,比如全是一个分数,或是全是满分等;……

4) 学生起点不同引起的纪律问题: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起点不统一,水平高的学生无事可做;水平低的学生做不出来;……

5) 课程地位和观念引起的纪律问题: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应该玩的,对于作业敷衍塞责,不如抓紧时间玩游戏;……

6)针对学习环境引起的问题:信息技术学科的绝不部分课时是在计算机房完成的,和教室相比存在着更多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其他因素,因此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

  四.解决对策

  按照上文中对信息技术课堂中存在问题的分类,针对不同原因,下面具体分析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1、 针对由教学内容引起的问题,解决的对策是指教师首先了解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的基础等相关情况。

2、针对教学软硬件引起的问题,解决的对策一是努力争取学校领导的支持,做好硬件、软件的维护和更新工作,为教学的正常开展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二是指教师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对不能正常使用的机器进行及时的维修,确保机器的正常使用,保证学生的正常用机。

3、针对教学方式引起的问题,解决的对策是从教学方式入手,一是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来设置合适的教学目标;二是教师要依据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处理;三是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避免单调地讲解与演示。

4、针对学生起点不同引起的问题,解决的办法一是提高教师课堂管理能力,二是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内容和任务。

5、针对课程地位和观念引起的问题,解决的对策是转变学生的观念,学生改变信息技术课=轻松课,信息技术课=玩的课的错误观念,树立起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正确认识和学习态度,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为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上述不同的解决对策中,可以看到不管是哪种解决对策,都离不开教师的努力,所以,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解决信息技术课堂问题最关键因素是教师。这和我们前文中得出的结论是不谋而合的。

  最后,得出结论:信息技术教师要从自身做起:

1)转变观念,更新教学理念,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教学的总目标,而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学会操作计算机;

2)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课堂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三个方面都要抓,不能只注重技术而忽视了其他两方面;

3)分享交流协作,一个都不能少。与其他学科老师的交流,与本校老师的交流,与其他学校老师的交流,分享彼此的经验,进行有益的协作,共同进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