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文词性转换的简明法则

(2009-08-02 10:23:39)
标签:

核心词

词性

词组

瓷芯

语义

中国

教育

分类: 现代汉语词性

众所周知,中文是一种没有采用词的形态来区分其词性的语言.这是一个但凡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的事实,中国的语法学界所能告诉我们的就只有这些.中国的语法学界从来没有教会我们,没有采用词的形态来区分其词性的中文其词语的词性该如何区分.简单的说,中国的语法学界虽然拿的是讲中国话的人所发的工资,但讲授的却是西方语言的语法,因此超出西语语法范围的那一部分中文语法,是他们这些只研究由西方人头脑想出来的已知理论的人所不知道的.

"两则随笔"与"随笔两则"有何区别?这关系到中文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词性不确定的问题.中文是通过其语序来确定其词性的."两则随笔"与"随笔两则"语序不一样,它们属于两种不同的结构,前者是加结构,后者是举结构.何谓加结构呢?就是核心词在后,而核心词前面的词则对其加以限定,使之具体化的词组结构.如果单讲随笔,显得很抽象,用两则来对其加以限定以后,就显得具体得多.何谓举结构呢?就是核心词在前,而核心词后面的词则举出有关核心词的内容的词组结构.随笔是要谈论陈述的话题,两则是举出这一话题所包含的内容.可能有人会问,它们的语义不是一样的吗?是的,它们看似一样,不同的仅仅是它们的语序,这正是我所刻意强调的东西.

在中文里,上述这种语序的不同会导致词组结构的不同,而词组结构的不同会导致词组所担任的语法功能不同,从而起到通过其语序来确定其词性的作用.例如,"进口瓷芯保用五年","进口"表面看是一个动词,实际上是一个形容词.核心词是"瓷芯",而"进口"是核心词前面的词,所以"进口"对"瓷芯"加以限定,构成了一个加结构的词组,这样"进口"必定是一个形容词,其意思是进口的瓷芯."保用五年"是核心词后面的词,核心词后面的词是举出有关核心词的内容,构成了一个举结构的词组,其意思是,在谈论陈述"瓷芯"这一话题时,谈到它所包含的生产方与消费者达成的协议,是保用五年.如果撇开全个词组的语义,单独把"进口"和"保用"这两个词拿出来,谁能说清哪一个是形容词,哪一个是动词呢?也就是说,除了前面所说的语序外,要确定其词性还有一个关键,就是所有的词所组成的被称为句子的全个词组的语义.

抛开了语义,单从词的形态来看,谁能弄清"进口瓷芯保用五年"中"进口"的词性?有了全个词组的语义,再根据上述的语序法则,判断一个词的词性就不是靠猜,而是靠科学的逻辑推理.

有人会问,我们受西方语言教育的训练,一向认为先形式后语义是天经地义的,你现在却说先有了全个词组的语义再判断词的词性,那么在没有判断出词的词性以前,如何能知道全个词组的语义呢?问得好,这涉及到当初中文被建构出来时其建构者所采用的核心法则,就是自然事理中的时空顺序.这个听起来挺抽象的东西需要举例来说明.你有没有听到过"子父"这个词?一定没有,为什么呢?因为在自然事理中的时空顺序中,先有父才有子,断不会先有子后有父的.你有没有听到过"书上有一张桌子"这种说法?一定没有,因为在自然事理中的时空顺序中,只会有"桌子上有一本书",不会有"书上有一张桌子".由此可见,这个没有判断出词的词性以前就能知道的全个词组的语义,并非无凭无据凭空而来,而是从每个有着正常脑袋的人所经验到的自然事理中的时空顺序中来.例如,"网兜一扫,乌龟浮出水面","网兜"是核心词吗?如果是"网兜破裂了",那么"网兜"是核心词,但在"网兜一扫,乌龟浮出水面"中"一扫"才是核心词.因为,"破裂了"可以是从属于网兜的动作,而"一扫",根据每个有着正常脑袋的人所经验到的自然事理,必定是从属于人的动作.网兜是核心词前面的词,对核心词加以限定,那么网兜就是一个充当状语的修饰动词的说明方式的副词,其意思是用网兜一扫.这一动作的效果或伴随情况是有一只乌龟被吓得浮出了水面.

历来研究中文语法的人都会用一个词作评价:笼统.但这笼统究竟是什么?如何笼统?既笼统,又如何达到准确表达的目的?这一切就语焉不详了.这笼统其实就是对全个词组的语义的整体把握,这一语义的把握先于判断出每个词的词性,所以谓之笼统是恰当的.但一旦渡过了这一笼统期,也就可以遵循科学的逻辑推理, 把各个没有采用词的形态来区分其词性的词看清楚,把它们的词性一一辨明,于是就可以达到准确表达的目的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我们来分析几个词组以作检验.先从简单的开始."高效去污,洁力惊人",前者的核心词是"去污",后者的核心词是"洁力"."高效去污"是一个加结构的词组,核心词前面的词"高效"是对"去污"加以限定,使之具体化,其意思是高效地把衣服上的污迹除去.如果单讲去污,显得抽象,加上了高效这一表程度的副词,就具体得多了."洁力惊人"是一个举结构的词组,"洁力"是要谈论陈述的话题,"惊人"是举出这一话题所包含的内容,其意思是,在谈论陈述"洁力"这一话题时,谈到它的效果或程度是惊人的.

又例如"明知道爱你不会有结果",核心词是"知道","明"是在核心词的前面的词,与之构成一个加结构的词组,"明"作为副词对核心词"知道"加以限定,其意思是知道的程度很清楚明白,"爱你不会有结果"是在核心词后面的词,与之构成一个举结构的词组,"知道"是要谈论陈述的话题,"爱你不会有结果"是举出这一话题所包含的内容,其意思是,所知道者是"爱你不会有结果".聪明的读者可能会问,"知道"是核心词,那么"爱你"算不算核心词?当然算,不过它是另一个层次的核心词."爱你"在"爱你不会有结果"这一词组里充当核心词,构成一个举结构的词组,"不会有结果"是在核心词后面的词,是举出"爱你"这一话题所包含的内容,其意思是,在谈论陈述"爱你"这一话题时,它的后果或结局是不会有结果.聪明的读者可能又会问,"爱你"是核心词,那么"不会"算不算核心词?当然算,不过它是再低一个层次的核心词.它在"不会有结果"这一词组里充当核心词,构成一个举结构的词组,"有结果"是核心词后面的词,是举出"不会"这一话题所包含的内容,其意思是,在谈论陈述"不会"这一话题时,它所否定的东西是"有结果".聪明的读者可能还会问,"不会"是核心词,那么"有"算不算核心词?当然算,不过它是更低层次的核心词.它在"有结果"这一词组里充当核心词,构成一个举结构的词组,"结果"是核心词后面的词,是举出有这一话题所包含的内容,其意思是,它所拥有的东西是"结果".

再例如"合家欢乐迎新春",核心词是"迎","合家欢乐"是核心词前面的词,与之构成一个加结构的词组,"合家欢乐"作为副词修饰"迎","新春"是核心词后面的词,与之构成一个举结构的词组,举出所迎者是"新春".

在本文看来,字和字构成了词,这属于构词法的范畴,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词和词构成了词组,词组分为两种,一种是核心词居后的词组,称之为加结构的词组,另一种是核心词居前的词组,称之为举结构的词组.词组与词组按照一定的等级制组合起来,构成一个能充分表达语义的大词组,就称之为句子.从阅读者的角度看,首先要笼统地对全个词组的语义作整体把握,这一语义的把握先于判断出每个词的词性,而这个没有判断出词的词性以前就能知道的全个词组的语义,并非无凭无据凭空而来,而是从每个有着正常脑袋的人所经验到的自然事理中的时空顺序中来.有了全个词组的语义,就可以判断出哪个词是语义的核心词,之后,就可以判断出全个词组哪些部分是举结构的词组,哪些部分是加结构的词组,然后按照核心词前面的词是对核心词加以限定,核心词后面的词是围绕核心词这一话题举出详细内容这一法则把它们的词性一一辨明,就可以达到准确辨明词义,准确理解复杂句子的目的了.

参考资料:http://www.chinese.bnu.edu.cn/Forum/print.asp?ThreadID=214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