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现代文丛一一谷慧勇文学作品
现代文丛一一谷慧勇文
学作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07,896
  • 关注人气:56,1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对赵本山自嘲台词过度解读!

(2011-02-08 15:59:55)
标签:

春晚

央视

赵本山

娱乐

杂谈

分类: 娱乐评论
在今年春晚赵本山的小品《同桌的你》中,有这样一个场景:王小利说:“那个,一会儿看赵本山的小品啊”,赵本山接道:“拉倒,别提他了,我最不爱看他,年年都出来,挺大个脸”。赵本山随即自己笑了起来,观众连连拍手。赵本山在观众的掌声中接着说:“我不喜欢他啊,咱们喝酒啊好吧。”王小利接道:“我们都喜欢。”赵本山说:“你喜欢啊,像我们这些高雅的人看他那玩意儿太俗,受不了。”说完,赵将酒一饮而尽。
 
据有人分析,这样一段台词,应该是赵本山临时加上去的,也就是说,这几句话既不是本子上固有的,也不是央视审查过的,而是赵本山的即兴之作。原因是,在央视后来重播中,这段台词被删掉了。
 
为什么央视重播时,要删除这几句看似并无多大问题的台词,我们不得而知。因为据说央视正在“调查”,还没有一个正式结论。但就央视严格的工作流程来看,应该不会是技术原因,恰恰漏掉了这一小段,肯定是有人故意审查掉的。正因为央视的含含糊糊,倒是给人们猜测留下了很大空间。有人认为,赵本山说自己“俗”其实是打了央视耳光,所以央视不高兴。还有的说,这是赵本山在和央视玩心机,看看自嘲以后,央视有什么反应。
 
那么到底赵本山为什么要在小品中临时加上这么两句自己嘲讽自己的台词呢?
 
依我的理解,赵本山也就是借机拿自己开个玩笑。这也是东北二人转常用的手法。你想想,不管是二人转,还是相声,有哪个不是拿自己和自己人开玩笑的,你敢拿别人开玩笑吗?
 
同时,赵本山也无非还想传达这样一个意思,你们不是有人说我俗吗,我承认自己俗,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再说深一点,可能他还有以自嘲在反嘲那些自认为“雅”的人的意思。我老赵俗,你们雅行不行?
 
所以,这也就是一“调侃”,大可不必认真,更不必上纲上线。至于非说赵本山在和央视玩心机,玩“政治”,实在有点小题大作了。
 
春晚的意义在于娱乐,在于联欢,不能搞成报告会,更不能搞成“讲坛”,如果搞得太严肃,就不能叫春晚了。
 
现在有两种观点是矛盾的。一方面批评春晚太过“正气”,没有棱角,另一方面又批评春晚“涉黄”,太俗,而且这两种观点有时还是从一个人嘴里说出的,搞得春晚不知道听谁的好。我们批评美国在对待人权上不要搞双重标准,我们自己是不是在对待春晚上,特别是在对待赵本山上也搞了双重标准呢?
 
确实,赵本山是春晚钉子户,春晚一霸,已经霸占春晚二十多年,有很多人是烦了。但是,能怨赵本山吗?在很多人讨厌赵本山的同时,不是还有很多人喜欢赵本山吗?为什么别人的小品过后如泥牛入海,没有声响,就赵本山的小品大家愿意围观?
 
这是一种很复杂,很无奈的社会现象。赵本山只所以还要以抱病之身,又是输液又是吸氧上春晚,这决不是赵本山的个人行为,也不是赵本山想当“钉子户”就能当得了的。还是有需求,有市场。
 
赵本山在春晚上的自嘲说明赵本山并非不知道自己的处境。他也就是借机发泄一下,我们完全可以一笑了之。长江后浪推前浪。相信历史的车轮是向前的。什么时间有新的人物出现了,什么时间有新的表演形式可能替代他了,什么时间大家不再关注赵本山了,自然就到了赵本山与春晚告别的时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