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造假状元”再考高分彰显父母尴尬

(2010-06-25 14:41:31)
标签:

教育

新闻人物

状元

父母

何川阳

重庆

高考状元

造假

民族身份

杂谈

分类: 社会杂谈
重庆2009年文科状元何川洋因民族造假被北大弃录,今年他再次参加高考,并考出了674分,比去年还高了15分,排名重庆文科第10。目前,何川洋已跟北大签了《预录取协议》。这意味着,如果不出意外,何川洋将读北大。
 
何川阳是去年因为把“汉族”身份改为“土家族”身份而被取消录取资格的。为此,父亲的招办主任被免,母亲的县委组织部副副部长被停职,而他选择了复读。在这中间,何川阳本人其实是父母溺爱的牺牲品。或者说,是父母的“小聪明”把本来并不太知道世故的孩子一下子给推到风口浪尖。
 
我相信,通过这次高考风波之后,他的父母肯定后悔不已,而何川阳也突然间成熟了许多。先是好事变坏事,而后,坏事又变成好事。在这里,我要真诚向何川阳同学说一声佩服,因为要不是他的坚强和争气,一旦自曝自弃,不仅他的父母会后悔一辈子,我们国家也会失去一个好的人才。
 
现在看来,对于学业优秀的何川阳来说,民族造假简直就是多此一举。因为从去年和今年他的高考成绩来看,不用少数民族加分因素,完全有能力也可以考上全国重点。但是,为什么父母还要办这样的傻事呢?
 
一是可能父母还没有孩子自信。要么是不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要么是根本就不相信孩子能考上全国重点大学。这种“爱”任何一个家长都会存在,我们并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过多责备他的父母。
 
二是有权不使过期作废。要放在一般农家子弟身上,何川阳肯定不会出现这个事情。但是,偏偏父亲是个招办主任,他认为自己有这个能力助孩子一把。也可能,在这个位置上,他曾经为别人帮过不少忙,都没有啥事。为什么轮到自己了,就不能沾一点光呢?
 
二是大家作假,唯恐吃亏。在高考的战场上,我们不得不设想,其实造假与反造假的博弈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作为招办主任的父亲对此中潜规则比谁都清楚。既然大家都争着造假,我要不弄点事不就吃亏了吗?
 
但是,你造假也不老道。你为什么不与儿子商量好,让他不要充分发挥,考个第二,第三也行呀,为什么非要考个状元呢?一当新闻人物不得了,民族造假的事也就包不住了。真是捉鸡不成还丢了把米,这事办的实在窝囊!
 
据说今年何川阳的母亲就给他发话了,让他再不要考第一,不能再当新闻人物了。大概何川阳有所控制,今年就如愿地考了个前十。但是,不想当新闻人物的何川阳还是当了新闻人物,这也由不得他了。
 
何川阳再考优异成绩,最高兴最欣慰的是他的父母,最尴尬的也是他的父母。因为,他让他们再一次清楚,有时候看似很伟大的父母之爱,在孩子们的聪明面前,显得是多么渺小和愚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