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评)阻止校园血案,眼睛不能光盯着精神病人

(2010-05-14 06:08:55)
标签:

精神病人

血案

暴力倾向

时评

校园安全

南平

南郑

教育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12日,福建省公安厅要求全省摸排核实有潜在暴力倾向的重性精神病人。对风险度极高、极有可能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的,要依法强制入院治疗;对病情不稳定的,要坚决督促家属将其送医治疗。
 
这一举措,向我们至少发出两个信号:一是精神病人可能是制造校园血案的主要群体。二是精神病人的社会危险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但是,我很担心,这一信号的发出,有可能本末倒置,甚至危及到“真正精神病人”的正当权利。因为,据我所知,最近发生的校园系列血案,大多数并不是精神病人所为。推及其他严重危害社会安全的案例,也很少发现是因为精神病人病情发作。恰恰相反,绝大多数穷凶极恶的歹徒反而并没有什么病理学上能够认定的精神疾患。因为从审判结果来看,他们作案的思路,动机,方式,手段和要获得的最后效果都是十分明确的。说穿了,他们就是想拿孩子撒气,来得到他们仇视社会,报复社会,毁灭社会的目的。
 
真正的精神病人,大多数是天真和友善的。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并不会产生危害社会的成熟想法。只有少数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才有可能伤害无辜甚至亲人。但是这些人,因其症状非常明显,早就被他们的家人进行了适当控制。
 
如果硬要说犯罪分子有什么精神问题,我也不表示反对。因为他们的言行实在已经没有什么理性和准则可言。甚至我们可以说,他们已经是人类的异化,并且连禽兽也不如了。但是,就是这些“准精神病人”,平常他们伪装得比谁都温顺,你又怎么判断他有没有暴力倾向呢?
 
所以,在芸芸众生中,要想钻进人的心里面,排查出谁有侵犯校园的意向,无疑是大海捞针,并不能有所收获。还不如把有限的警力和精力放成正常人身上,做好他们的工作,不使他们产生暴力倾向才是主要的。
 
治标还须治本,当前一方面要严防死守,增强警惕性,搞好全方位防范,防止校园血案再度发生。另一方面,要研究产生恶人的社会原因,铲除让人变成鬼的土壤。光防几个精神病人,没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