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楷体gb2312缺乏吃苦精神苦差事 |
分类: 教育教学随笔 |
http://s16/middle/615f159dna0a302fe3f4f&690
一是缺乏阅读、整理的习惯。
所谓“阅读”,不局限于课本与课内。应在早晨有阅读与背诵的习惯,在晚间有自由阅读的时间,在假日有阅读课外名著的安排。“整理”同样重要,我常发现也有一少部分学生读了不少书,但倘若问起概括、比较、总结类的题目,学生说不出一二来。原因就在于没有进行系统的整理。
二是缺乏思考、探究的方法。
很多学生读起书来,贪多求快,往往速度上去了,但却是囫囵吞枣,理解起来一知半解。除了上面所讲的没有总结积累外,最重要的是没有思考。倘若读时能多问几个“为什么”时,或者想想文章的思路、材料、方法如何?这样不仅阅读深,而且也促进了写作。
三是缺乏计划、坚持的约束。
学习,确实是一件苦差事,就像一个苦行僧一样,我们不可能遇到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另外,我们每一科也并不均等,所以一定有一个科学具体的计划,并坚持下去。且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四是缺乏主动、认真的态度。
学习主动的地方,表现在如下几点:提前预习,及时练习,课后复习,有自己的学习安排,不盲从于老师或家长。“认真”二字,是最难做到的。所以,如写字的工整、观察的细致、做事的全面等。
五是缺乏吃苦、奉献的精神。
学生普遍缺乏吃苦精神,学生中的攀比之风严重,缺乏抗挫性,更没有服务他人的意识,总以为耽误自己的学习,所以助人为乐、乐于奉献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