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回唐朝

(2009-10-03 21:11:06)
标签:

哀伤

思想

文化

原创

杂谈

新灵魂的秋夜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时间与存在在这里戛然而止。

汪伦,在这一瞬间,成为了永恒。

这是盛唐的梦,就如今天的中国。

 

李白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他的才华,可让宫廷显贵提靴不止。

他会讴歌自己的理想,以显达于权贵么?他会像今天的大师一样么?针砭时弊,醍醐灌顶?

 

我无从得知。

纵然通过无数的考据与推测,我可能得出某个结论。但不是我想要的,也不是李白想要的。

 

李白也是天下寒士之一。

何为寒士?朝不保夕之士也。李白的一生,是一个真正诗人的一生。但不是圆满的人生。

 

诗人的死亡如凋零的花,幽香已尽矣。

就如一个农人的死亡,没有多余的歌。就如一颗树,那死亡平静无奇。

 

汪伦何以入歌?

是汪伦优厚酬劳了诗人了?不是。汪伦也不是百万富翁。是汪伦通过某种关系,暗示了诗人?

不是。汪伦何许人也?是退居二线的官僚,是颐养天年的田舍翁?我想,他应该是个普通的农人。

他应该是个自由的农民。他好像有那么一点多余的时间与多余的食物招待诗人。就算这种种猜测与历史甚远,一点都干涉不了我的深思。

 

李白将乘舟离开这里,下一个目的地在哪里,他也不知道。他深味这人间的无名与悲凉么?他的下一个羁旅在何处?他又有怎样的歌声?有多少人理解一个诗人,这就是终有一死者,与思考永恒之人与获得永恒之人的天壤之别。

 

皇帝不能,凡夫不能。

但汪伦即不是皇帝,在诗歌里,他也不是凡夫了。他是诗人语言中永生之人。诗之语何以召唤凡夫?诗之语何以谓凡人以永生?诗何以永生?诗何以为诗呢?我们说人生,什么是人生呢?人生和一生有何本质的不同呢?人何以生?

 

这疑问本身,就暗藏回答。汪伦招待了诗人,诗人在和他离别时,汪伦和乡民用歌声欢送诗人。李白认为汪伦的情意深厚,胜过了桃花潭深邃的湖水。但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李白何许人也?惊天地,泣鬼神,神功鬼斧,叱诧诗之千古。

诗何以为诗哉?就像路何以为路,山何以为山,水之为水也。

语言创造了情,语言创造了爱情,语言创造了友情。

语言何以为生?它就如我的一只手一样。何谓诗之语言?这语言何以创造永生?我们终有一死者是害怕死亡吗?既然我们是终有一死者,何必稀罕这永生?

 

我这里不会给你回答,语言的内在要求也无需回答。他反正在永存了。反正我们的孩子从小都会背诵。但是他们不会理解这精神的暗语。

 

                                           S.J.P.L2009-10-0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