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夜郎竹王节主题是:蒙正人虔诚为始祖伏羲女娲做斋

第十八届夜郎竹王节主题是:蒙正人虔诚为始祖伏羲女娲做斋
第十八届夜郎竹王节活动经费
镇宁自治县文化旅游局支助2万元,镇宁自治县江龙镇人民政府支助1万元,共3万。
为把第十八届夜郎竹王节办好。2025年2月22日,镇宁自治县夜郎竹王文化研究会,在江龙镇竹王文化传承基地召开第十八届竹王节第二次筹备会。
出席会议的的代表有:镇宁、紫云、西秀三县﹙区﹚蒙正族人代表,有蒙正耆老、祭师、巫师、歌师,有研究会会长、副会长、成员等芳共60余人。
会议由研究会副会长朱永斌主持。
会长 杨文金讲了第十八届夜郎竹王节活动的主题是:蒙正人虔诚为始祖伏羲女娲做斋

一、蒙正人虔诚为始祖伏羲女娲做斋的根据
贵州省安顺市镇宁、紫云、西秀(三县区) 蒙正苗族,至今还赓
续伏羲女娲的活态文化。
一是传说:在蒙正人中至今还流传着古时洪水滔天伏羲.女娲
两兄妹坐在木鼓里飘落在半岩上下不来,是一只母鹰背下来的;洪水滔天后地上已无人烟,伏羲.女娲两兄妹通过隔山滚磨、隔山丢线穿针和摔跤后成亲繁衍了人类的故事。
二是活态文化:活态文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束供竹王偶像整个程序均由伏羲 (祭师) ,女娲(女婿佯装) 完成。
束供竹王程序结束后举行男女摔跤舞,女的为男佯装。男的只能倒一次,女的倒两次传承至今。
三是石刻文化:相传蒙正人的文化源流在伏羲山,由于年代久远大家都遗忘了。研究会从2005至2009年用了5年时间在伏羲山彭家院发现古人把伏羲女娲坐在大鹰背上的图案符号镌刻在大石上。2019年10月30日,87岁的祭师王正明和85岁的祭师朱洪顺去看后说:我们做了几十年的根据就在这里。
二、筹备会共识
因经费少,一是保为始祖伏羲女娲做斋的两头牛和会场布置;二是规模压缩;三是做斋程序不减,内容不少;四是族人出力,把“蒙正人虔诚为始祖伏羲女娲做斋” 这件大事做好,了却蒙正人自2019年以来的夙愿!
三、为始祖伏羲女娲做斋的程序
蒙正人为逝者做斋有热斋和冷斋两种,热斋为逝者上山时杀牛给做斋的叫热斋;冷斋为逝者已逝多年后人给做斋的叫冷斋,冷斋要重新起头,程序多,程序共有13项:
1、掩外口舌,保活动安全;2、起斋头;3. 巫师下阴交衣;4、祭师扫屋;
5、祭师“后羿”射日; 6、起笙起鼓——唱古歌 追忆7、牵牛出场;8、交牛9、全牛摆祭;10、点祭;11、祭酒、祭饭; 12、放魂;13、烧卦后结束。

2025年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