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省级非遗竹王崇拜图集编纂完成

(2023-11-22 12:22:52)

省级非遗竹王崇拜图集编纂完成

 省级非遗竹王崇拜图集编纂完成


一、           蒙正竹王崇拜活态文化传承已有千年

夜郎古国在历史上存在约200多年,夜郎王可能有10多个,夜郎王是个总称。竹王就是第一个夜郎王。在《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卷八十六载: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兒,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关于竹王的记载,不仅是在 《后汉书》有记载,而且在《华阳国志》、《水经注》、《贵州通志》、《安顺府志》、民国《镇宁县志》均有记载。

蔡伦发明造纸术是东汉章和二年(公元88) ,夜郎国是在西汉成帝和平年间(公元前27) 就消失了,此时夜郎国已消失了115年。西汉时我国还没有发明纸,竹王后裔们为了纪念祖先竹王,用三节母竹、一对竹卦、55块小竹片,通过供竹王仪式,用园麻把母竹、竹卦、小竹片束成竹王偶像供在家里楼上,供奉人逝后用竹片陪葬回归祖宗竹王。千百年来,竹王后裔们恪守祖训,世代相传,传承至今。不然,今天我们没有根据认祖。但是民间对祖宗竹王的尊崇的民俗。2009317日,我省著名的史学家史继忠先生在“镇宁夜郎竹王文化研究会工作汇报暨专家座谈会” 上说:“夜郎古国虽然已消失了两千多年,但它的‘活态文化’还在民间,镇宁蒙正苗族的竹王崇拜就是传承了夜郎古国的‘活态文化’”。

二、编纂省级非遗竹王崇拜图集的目的

2007年黔府发(200716号文件批准,蒙正苗族“竹王崇拜”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至今已有16年。《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于2016116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16527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批准,自201671施行至今已7

竹王文化研究历经48年,已炉火纯青,应进行总结。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今年我已是七十八岁的人了!因资料都在我手里,趁现在我的身体还好应进行总结,不总结,弄不好是猴子搬苞谷!根据史志记载和民族中民俗传承、现遗存的古遗址遗物和我们所做的工作记录下来,给后人留下印记。

历经了48年,搜集拍摄的图片、资料较多,但很凌乱,连我自己要查找有时都难找到。就我组织竹王节活动16届,也才是16年,有的都忘了!为方便查找和留存,按内容归类,我把它汇编成书,定名省级非遗竹王崇拜图集》。

参加该书活动图片资料的祭师、歌师、艺人,大多已作古。《省级非遗竹王崇拜图集》一书定稿,把蒙正苗族世代传承下来的竹王崇拜活动事象汇编成书,也是对参与活动已作古的祭师、歌师、艺人的告慰和缅怀。

三、该书编写资料的原则

一是坚持存真求实的原则,作为资料保存,首先是要对自己负责,其次是对历史、对后人负责。如果资料不真实,即便是编成书,也没有价值。只有树立正确历史观,尊重历史,坚持存真求实,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立之当世、传之后人;因此,上书资料一是史志有据记载可查,二是蒙正苗族民俗活动程序图片,民族认同,没有的不写;三是图文并茂,为体现民俗的真实性并标名时间地点,有的活动我亲自参加并拍摄全程上书;四是有遗存的古遗址遗物并标明地名让后人可查找。

四、省级非遗竹王崇拜图集》一书简介

全书共分七篇:第一篇  活态传承与竹王崇拜,第二篇 竹王祠的变迁,第三篇 重建竹王祠塑王像,第四篇. 节日祭拜活动,第五篇  参观祭拜第六篇 竹王崇拜省级非遗保护五次活动,第七篇  传承保护工作。32章,116节,275目,图片 938张, 10万余字。一是我个人和族人参与研究活动48年的成果;二是见诸报端选编 ;三是有据可查的史书记载和地方志书记载。

今天,历时3年的省级非遗竹王崇拜图集一书完成脫稿,挂在心里的千斤石头终于落了下来!

五、省级非遗竹王崇拜图集》一书的安排

202038,我的几个孙子们来看我。我给孙子们说:现我住在这里清静,一是把我参加工怍几十年来所做过的事总结一下写回忆录。二是把我研究竹王文化的资料归类整理成书。在有生之年如有钱,我自己出书。如没有钱,书稿留给你们……

省级非遗竹王崇拜图集编纂完成

虽然现在没有钱还不能出书与读者见面,但对我个人来说已开始使用。我自建了一个文件夹,把《省级非遗竹王崇拜图集》一书装在文件夹放进移动硬盘里,需要的资料,象查字典一样打开文件夹,按目录查找方便多了。

一个民族如果缺乏精神内涵和文化品位,就没有发展的灵气和方向。如果失去了自己的文化,等于就失去了灵魂; 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蒙正千百年来传承的竹王崇拜,如果在我们这一代丢掉,不仅是自身的悲剧,也是人类社会的损失,我们将有愧于祖宗。我之所以把搜集到的蒙正苗族的竹王崇拜、丧俗、节庆、祭祀等按内容程序编排成书,目的是给后人留下印记,这是我的初衷

省级非遗竹王崇拜图集编纂完成

     作者  镇宁自治县夜郎竹王文化研究会会长  杨文金

           202311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