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将军张嶷与蒙正苗族的由来
蜀国将军张嶷与蒙正苗族的由来
《三国志·后主传》(蜀书卷三):……建兴元年夏(公元223年),牂柯太守朱褒拥郡反。先是,益州郡有大姓雍闿反,流太守张裔于吴,据郡不宾,越 夷王高定亦背叛。……遣尚书邓芝固好于吴,吴王孙权与蜀和亲使聘,是岁通好。
……三年春三月(公元225年),丞相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改益州为建宁郡,分建宁、永昌郡为云南郡,又分建宁、牂柯为兴古郡。十二月,亮还成都。
……十一年(公元233年),南夷刘胄反,将军马忠破平之。
《三国志·诸葛亮传》(蜀书卷五)载:……建兴元年,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以国。
三年春(公元223年),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汉晋舂秋》曰: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干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问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祗如此,则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三国志·李恢 吕凯 马忠 张嶷传》(蜀书卷十三)载: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拜为牙门将,属马忠,北讨汶山叛羌,南平四郡蛮夷,辄有筹画战克之功。注:《益部耆旧传》曰:嶷受兵马三百人,随马忠讨叛羌。……后南夷刘胄又反,以马忠为督来降讨胄,嶷复属焉。战斗常冠军首,遂斩胄。平南事讫,牂柯兴古僚种复反,忠令嶷领诸营往讨,嶷内招降得二千人,悉传诣汉中。
传说因路程很远,老人和小孩走不动,迁走的人说:“你们跟着走是拖死,你们死在路上我们不忍心,干脆做“活人坟”;你们都去睡在里面,坟盖时留个通气孔,做点吃的放在枕头的平台上,饿了就拿吃,我们走的也放心了。”年青的走后,老人吃完平台上的食物后推开通气孔的石板就爬了出来;传说小孩吃完后肚子饿挨不住就从坟里跑了出来(说明通气孔大)。现在这支苗族就是从“活人坟”里跑出来的小孩,长大后繁衍的后代,故自称“蒙正”( 蒙正为苗语,翻成汉语是遗留下来的意思)。这就是蒙正”与“活人坟”的由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