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蒙正苗族婚姻风俗程序

(2019-06-11 12:38:22)

蒙正苗族婚姻风俗程序

 蒙正苗族婚姻风俗程序


贵州安顺市镇宁、紫云、西秀区三县(区)交界处居住着一支神秘的苗族,语言属川黔滇方言,有独特的服饰、裙饰,以镇宁自治县革利为中心,分布在11个乡(镇),68个村,164个自然寨,约2.5万人。在婚俗上,从定婚到结婚有自己一套完整的婚俗程序。

“拴锁鸡”:男女青年通过“晒月亮”社交活动建立感情,愿意结为终身伴侣的,由年青人给老的提出来。首先由男方家请两个能说会道耆老作媒人择日晚上到女方家说婚事,进门后女方家如不拿凳子给坐,不给水喝,表示不同意。俗话说:“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此种情况就不能久坐返身走回。如女方家同意,媒人进门后比较热情接待,说明女方家是欢迎的,媒人坐下后就向女方家老的说明来意讲婚事。女方父母即便同意也不是随便就答应,要等媒人翻来复去的讲到鸡叫三遍,此时女方父母才表态答应。女方父母答应后去请两个耆老到自己家来陪媒人坐,捉自家的一只鸡杀给媒人和耆老吃,意为你家既然请媒人来我家讲婚亊,我家既然同意了,这是一件很慎重的亊,不是开玩笑,还得先把媒人的手脚捆住,这只鸡叫“拴锁鸡”。吃了“拴锁鸡”后,耆老和媒人共商第二天吃“平伙”的办理,所谓“平伙”是男女双方合办,钱由男方家出,其它的由女方家负责。

蒙正苗族婚姻风俗程序

“定亲酒”:“平伙”钱交给女方耆老后,就由寨老来给安排“定亲洒”的办理,杀肥猪1头,鸡2只(公母各一),要请寨邻都来参加吃“定亲洒”,请寨邻都来参加吃“定亲酒”的目的是让大家知道某人已定婚了。在堂屋中间安长席,酒肉摆满桌,鸡八块两盘(公母各一),宾客围长席而坐。先由媒人拿出钱来摆在桌子上叫“垫桌钱”,多少不等。参加的每个人要喝三碗酒,接着就开始敬鸡头,敬鸡头要三转,最后一转是有目标的拈公鸡头转到媒人手中;母鸡头转到女方家叔伯的手中时,主持人就宣布酒宴正式开始。斟酒要三回九转,参加的每个人要喝三碗酒,然后随便。

蒙正苗族婚姻风俗程序

接肉礼仪:下席后,女方家厨师作好准备,男方媒人退回时,厨师就挑着“一方一肘”跟随在后面,送出门在一稍宽路上要举行接肉礼仪。方法是两个面对面,媒人手里拿着一个红包,厨师要把“一方一肘”送给媒人,此时媒人向厨师行个“躬手礼”不接反背退一步,厨师紧跟媒人又反过背来行个“躬手礼”不接反背退一步,第三次后媒人把手中的红包递给厨师,才用肩把厨师肩上“一方一肘”接过去挑走,媒人把女方家送的“一方一肘”和包的饭带回男方家祭祖,祭祖后说明姑娘已是男方家的人了。

蒙正苗族婚姻风俗程序

交彩礼”:在结婚前,给女方买衣物等用的钱叫“彩礼钱”,古代蒙正苗族结婚交的彩礼不是用钱,而是“牛”,现在虽改为“钱”,但至今苗语仍叫“略透”(即以牛作凭礼之意)。现在“彩礼钱”(苗语叫‘针线钱’)的多少各个时期不一样。据传,古代以牛作凭礼为3---9头牛。交“彩礼钱”是由男方家择定结婚的日期后,第二次请媒人送“彩礼钱”到女方家来。女方家先杀一只鸡,一是看卦,二是招待媒人。女方父母收了“彩礼钱”后,就给自己的女儿安排买所喜爱的结婚衣物用品。媒人交彩礼钱的同时就告诉男方家已择定的结婚日期,以后双方各自通知自己的亲戚,为男女青年的婚事双方各作准备。

送亲程序

“公鸡头敬母舅”:到了择定的结婚的日期,双方父母都要为青年的婚事举行办酒。女方酒为头一天举行,母舅要抱一只公鸡来为送亲举行的酒宴配盘,在堂屋中间安长席,酒肉摆满桌,鸡八块两盘(公母各一),宾客围长席而坐,首先敬鸡头三转,最后一转也是有目标的拈公鸡头转到母舅的手中,母鸡头转到女方家叔伯的手时,主持人就宣布酒宴正式开始。酒席散后,亲戚们都忙着收拾打扮,要送新娘到新郎家去了。

蒙正苗族婚姻风俗程序

 “新娘吃离娘饭:”新娘临出门时,要专为新娘摆一桌席,表示新娘要离开父了,再给她吃一餐,由新娘陪送的姐妹3人陪吃。这时新娘要出嫁了心情激动,一般都吃不下去,只是表示个意思。

蒙正苗族婚姻风俗程序

 “新娘打竹伞”: 送亲由新娘家“头客”(新娘的堂哥)左肩身挎一升米、鸡二只(公母各一),路上不能换肩,走在送亲客前面。新娘由姐妹们陪伴“打竹伞”走在客头后面(在路上“打竹伞”以示驱兇避邪)。送亲的一般都是几十人,多则百余人。送亲的除姐妹们陪伴而外,还要找一“命好”的长辈妇女陪送新娘去,这个长辈要夫妻双全,有儿有女,这位送亲太将新娘送进新郎家屋后,以后新娘也就一切吉祥如意,象送亲太一样“命好”,有儿有女有福气。父母赔嫁给姑娘的东西除了衣、柜而外,有的人家还送牛、猪(都是母的),称为“姑娘牛”、“姑娘猪”,由送亲客一起带走,表示让姑娘去成家立业。

蒙正苗族婚姻风俗程序

蒙正苗族婚姻风俗程序

蒙正苗族婚姻风俗程序

蒙正苗族婚姻风俗程序

蒙正苗族婚姻风俗程序

 “躬手礼”:送亲客到了新郎家寨边,要停下来打扮一番,把衣裙穿得整整齐齐,然后进寨。这时,新郎家迎亲客也到寨边来迎接,送亲客由几个长辈老年走在前面,男方家迎亲队也是由几个寨老到寨边路上一边迎接,用双手捧着烟杆双方互行三个“躬手礼”后说:“亲戚们辛苦了!!”送亲客回答:“来打扰亲戚了!!”行完“躬手礼”后送亲客就直往新郎家走。

 “扫鸡”:新娘是走在送亲陪同姐妹的第三个,当新娘走到大门时,一寨老左手拉住新娘,右手提着一只公鸡在新娘头上舞三转,口中念念有词,以示吉利,然后让新娘进门。

蒙正苗族婚姻风俗程序

 “夜间活动”:夜间因人多无床睡觉,为度过长夜,双方亲戚都到新郎家堂屋内外看热闹。举行的活动内容有:年青人唱“祝贺歌”; 中年人唱“踩亲歌”、“相见歌”;老年人唱“亲家歌”。

 “认亲戚”:半夜,新郎家要为送亲客举行酒宴,将“头客”背来的两只鸡参加摆席,在堂屋中间安长席,酒肉摆满桌,鸡八块两盘(公母各一),宾客围长席而坐,应参加酒宴的客人到齐后,由新郎家主持人敬鸡头三转,最后一转也是有目标的拈公鸡头转到女方家母舅的手,母鸡头转到男方家叔伯的手时,主持入宣布说:  “娘亲舅大、爷亲叔大,鸡头由他两个吃。”这时酒宴正式开始,凡是参加坐席的人每人要先喝三碗酒,然后随便。斟酒要三回九转,就是能喝的人也不能把碗里的酒喝完,下席时每个碗里都是装满酒的,表示主人家是吃不完用不尽多余多剩。

 “拴锁钱”:第二天早上,新郎家原请的媒人要主动去找新娘家送亲来的“客头”协商“母舅钱”、“姊妹钱”、“亲戚钱”。母舅钱一般为240元,母舅收了这笔钱后到新娘生小孩办“月米酒”时要送衣柜、棉被等;凡是参加送新娘来的姊妹,象征性的每人1份,每份1元;“亲戚钱”是按新娘家通知的亲戚户数给,每户1元。这笔钱交给“客头”,由客头带回交给新娘父母,再由新娘父母分送给亲戚,收了亲戚钱后就示意到新娘生小孩后要来参加吃“月米酒”。

“新娘家客返回”:送亲客只能住一夜,第二天早饭后,新娘第一个走出门回娘家,送亲客跟在后面一起走回。此时新郎家厨师已作好准备,新娘“头客”退回时,厨师就挑着“一方一肘”跟随在后面,送出门在一稍宽路上要举行接肉礼仪。方法是两个面对面,“头客”手里拿着一个红包,厨师要把“一方一肘”送给“头客”,此时“头客”向厨师行个“躬手礼”不接反背退一步,厨师紧跟“头客”又反过背来行个“躬手礼”不接,反背又退一步,第三次后“头客”把手中的红包递给厨师,才用肩把厨师肩上“一方一肘”接过去挑走。

“取名”:婚后第二天,家族中要给新郎取个成人名,意为此人已结婚成人,不能再叫生下第三天取的那个小孩名了,应给取个成人名。这个成人名由家族中亊先商定(这个名不能与祖辈重复),只让姑爹知道。在堂屋中摆一桌酒席,中间桌上用一棵竹签穿上猪尾巴,由主持人用手一拨,猪尾巴转对谁,谁就要给新郎猜个名,猜不着就罚喝一碗酒。待猪尾巴转对姑爹时,姑爹就给新郎猜个名,此时姑爹给新郎猜的这个名得到家族中的认可,就先敬姑爹三碗酒,请姑爹到大门外当众宣布。姑爹身披着蓑衣站在大门外当众宣布:“寨邻、亲戚、老幼,从今以后新郎的名字叫某某,大家就叫他的这个名字,不能叫错,叫错了要罚300个黄豆崽蛋……。”

蒙正苗族婚姻风俗程序

 作者 镇宁自治县夜郎竹王文化研究会

会长  杨文金

20196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