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美术(十九)曼坦尼亚

(2009-12-10 08:46:11)
标签:

意大利文艺复兴

曼坦尼亚

文化

分类: 世界美术之文艺复兴美术

    除了佛罗伦萨以外,帕都亚也是15世纪人文主义的策源地。在这里,1222年创办了大学,除了研究经院哲学以外,其探索还涉及到了新的先进的学术领域,如医学、天文学、数学等等,同时对古代语言、古代文物与手抄本的收集也相习成风,从14世纪初叶开始这里就成为北意大利的文化中心。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美术(十九)曼坦尼亚

    15世纪帕都亚画派的代表人物是威尼斯画派创始人雅可布·贝利尼的女婿——安德列亚·曼坦尼亚(Andrea Mantegna ,1431-1506)。他是宫廷画家、壁画家、雕刻家和业余的考古爱好者,活跃于帕都亚和曼图亚。曼坦尼亚1431年出生于帕都亚,开始时师从斯夸乔内,正是斯夸乔内发现了他的天才,曼坦尼亚很有野心,他在1447年与斯夸乔内撕毁协约。在1448年,他接受了一项重要任务,绘制帕都亚教堂的壁画。1460年,30岁的曼泰尼亚移居曼图亚,成为这个地区的艺术界主宰,并在此度过余生,于1506年去世。他是北意大利帕都亚地方画派代表,北部意大利重要的人文主义者。他早期的作品主要是模仿,以教堂壁画出名,构图大胆,富有写实意味。1460年后,主要为一些公爵府作画,其中以婚礼大厅的壁画尤为著名,庞大的构图中,蓝天白云也增色不少,每一幅都称得上是堂皇壮丽的大作,另人称赞和敬佩。他的作品重视形式结构的完整与物体实体感的表现,风格显得庄严而冷酷,画面的人物具有古典雕刻般坚实的形体。他善于用古代英雄的形象来颂扬文艺复兴时代人物的英勇豪迈的性格。他的绘画作品其透视的大胆、正确,造型的清晰,构图的严整以及对人物内心的描写之复杂深刻为特征。他常用古代英雄形象来颂扬文艺复兴时期人物的豪迈和魄力。曼坦尼亚最伟大的作品作于1460年之后,其间他在曼图亚担任宫庭艺术师。他对古董的浓厚兴趣使他与一些人文主义学者像菲利斯等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1464年,他们装扮成罗马人,到嘎纳湖上泛舟。同样,他的这一兴趣在他的作品中也得到了反映。他发明了一种绘画技术,使他的作品显示出一种古典主义的立体效果。曼坦尼亚还在雕塑中颇有成就,这使得他的作品题材更为广泛。他在1484年获爵士称号,这对一个艺术家而言是一种殊荣。他在早年曾受到乌切洛的透视法和多纳太罗的古典风格的影响,形成了坚实有力、准确细腻的表现手法,并对古罗马艺术和哥特艺术加以研究和改造。清晰扎实的素描、大胆的线条、轮廓鲜明的形象、形体的雕塑感、强烈的色彩感是他所有作品的共同特征。代表作品:1、《圣塞巴斯逊》;2、《圣母子与圣徙》;3、《玛尔斯与维纳斯》;4、《米诺瓦从善之园追赶维纳斯》;5、《园中的痛若》;6、《圣母子与圣徒》;7、《圣家族与圣约翰》;8、《塞姆松与德里拉》;9、《在罗马的西比勒的狂热》。

    另外,曼坦尼亚还是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雕凹线法版画家。最早使用金属版印制图像方法的是费尼奎拉(Maso Finiguerra1426-1464),当时制作的方法是将所有金属版上雕刻凹陷纹路的地方填满油再添加黑墨,以便使那些图纹更加凸显,根据考证,首幅以此法印制的版画是一四五二年所做的《圣母玛丽亚的嘉勉图》。延袭费尼奎拉的经验启发了另一位手工匠,雕刻家和画家他曾经跟随基布尔提当学徒,因此作品的表现十分杰出。版画家荀皋尔(Martin Schongauer1445-1491)是第一位雕凹线版画家将他个人的名字签在作品上,也可说是版画家在作品上签名的滥觞。荀皋尔生长的年代正好是义大利文艺复兴影响整个欧洲的年代,甚至整个德国版画制作的风格全部受其影响。如此决定性的改变,可由荀皋尔的作品获得证明。在其作品可看出伟大的艺术家的创作风格以及融合了有史以来的创作方式,作品中有著异乎寻常的特殊效果,提升了作品中的艺术性。早期雕凹线法版画家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包括德国的荀皋尔,意大利的安东尼奥·波莱乌罗和曼坦尼亚三人。雕凹法(cngraring)是将金属版研磨后,以柔软铅笔作草图,然后直接以雕刀循线镂刻,此法可刻出如毛发的线条,上古陶器上所用的花纹以及欧洲中世纪金属板各种饰物上的纹样都用到。用在版画上,则在十五世纪才出现.使用这种技巧,欧洲早期有名的版画家是十五世纪意大利的安东尼奥·波莱乌罗(AntonioPollaiolo,1432-1498),当时最有名的要算是曼泰尼亚。曼泰尼亚才是真正开启意大利的金属版工坊制作型态的版画家。雕凹线法的出现如同木刻版的延续,所使用的工具,通常都附有粗而且圆形的手柄,再加上一个由钢材所制成的长条形推刀,刀口有菱形,三角形,长菱形,长方形等多种型态。进行推刀刻版的过程中,手中所持的推刀几乎是与版画保持平衡的位置,手持半圆形的刀柄以手腕,胳膊肘的力量依照所要刻制的图纹往前推动。刻纹中的弧形线条,需靠左手转动版面,右手持续推一的动作,所刻出的度越大,所得的线条也随之较宽,同时也是一种费时耗力的工作技法,所呈现的线条效果,通常是在两端显得较细窄,中间部位较为宽大。目前所发现最早以雕凹线法完成的版画作品是一四四六年所刻制《耶稣受难》的系列作品,目前存放在柏林,其刻制的技法受义大利早期木刻版印制的扑克牌风行之影响,这样的刻版型态由义大利向北影响到其他邻近的欧洲国家。
    在15世纪的40、50年代里,曼坦尼亚为埃列米塔尼教堂作了一系列壁画,内容大都以圣经为题材,但他却出色地发挥了透视的作用,描绘了一系列半古代希腊罗马式、半文艺复兴式的室内景与街道,而画面情节就从室内与街道上展示出来。在其中名为《圣雅各前往受刑的行列》一幅画中,曼坦尼亚还成功地运用了自下而上的透视缩减法,前景有大拱门,透过大拱门有街道。和其他数幅壁画一样,此画也充满了纪念碑倾向。《死去的基督》是曼坦尼亚晚期的架上作品,无论就其深刻的戏剧性构思而言,还是就其造型处理而言,它都是一幅有着非常独创的构图作品,而且其悲剧性的表现力在意大利同类题材的作品中也是罕见的。可以说曼坦尼亚的严谨风格的绘画是对早期文艺复兴的卓越贡献与总结。他从古希腊、罗马世界的形象遗产中捕捉到了体现艺术中的关于人的理想概念,他所塑造的形象,圣雅各也好,基督也好,都是那个时代人物概括化和英雄化的形象的投射。

    布上蛋彩《巴尔纳斯山》(约1495-1497,159cm*192cm巴黎卢浮宫藏)是曼坦尼亚65岁时的作品。此画是受莎贝拉·伊斯特委托而作,用来装饰她珍藏古代罗马收藏品的书斋,描绘的是希腊神话传说中的诸神在山上携手欢舞的场面。巴尔纳斯是古代希腊南部的一座山,为太阳神与文艺女神们的灵地。是阿波罗率领的文艺女神居住的地方。太阳神阿波罗既主宰光明又主管文艺,他本身也是音乐神。据说神使赫耳墨斯生下来不久,因偷吃了阿波罗的牛被发觉,赫耳墨斯只好将自己做的龟背六弦琴交给阿波罗以偿偷牛的罪,宙斯发现阿波罗会弹琴,就把自己九个司文艺女神缪斯交给阿波罗领导,他们就住在巴那斯山,终日唱歌跳舞、吟诗作画,巴那斯山也就成了文艺的发源地。画家以大自然作为环境,描绘了众文艺神纵情歌舞的欢乐生活,高居画面上部的是众神之王宙斯和朱诺,左边手持弓箭的小爱神与山洞边那个冶炼神瓦尔刚相呼应,下角那位怀抱竖琴的是阿波罗,他正在为缪斯女神起舞伴奏,而右边与飞马相伴的、穿着一双带羽翼的靴子亦称飞毛腿的就是神使赫耳墨斯,他手执和平之杖,来无影去无踪。画中诸神皆为宙斯子女,所以构成一幅以宙斯为主体的神族。画家只是借神话题材运用丰富的色彩描绘自然美、人体美与人间的欢乐场面。画中,站在呈圆拱形天桥上的战神马尔斯与美神维纳斯手挽着手,神情十分陶醉;左边阿波罗弹着七弦琴,旁边的九位缪斯女神们随乐翩翩起舞;右边的赫耳墨斯神依傍着带有双翼的神马;天桥上的小爱神正朝火神乌尔甘吹气。整个场景洋溢着热烈欢快的气氛。画中人物形象刻画比佛罗伦萨画派更为严峻,人物的形体感成为关注的中心。画上的一些人物具有古典雕刻般的稳定性。至于运用透视技巧方面,则显得更为娴熟。
    布上蛋彩《死去的基督》(约1497年,68x81cm米兰布雷拉美术馆藏)曼泰尼亚喜欢从不同角度去描绘对象的透视关系,他选择了难度最大的透视比例缩短,精确表现人物的平面透视关系,最难莫过于这幅《死去的基督》,以正面纵向透射在画面上。画家并不是着意于哀悼基督,而是着力描绘人体平面缩短透视形态,这是绘画中人们极力回避的画法,可见画家是作为一种透视研究而作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