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

(2009-10-12 12:26:48)
标签:

诺贝尔文学奖

瓦尔科特

圣卢西亚

文化

分类: 诺贝尔文学奖

    1992年12月10日,斯德哥尔摩举行了隆重而盛大的庆典,瑞典文学院在颁奖词中指出,授予德里克·瓦尔科特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是由于他的诗“大量散发光和热,并深具历史眼光,是多元文化作用下的产物”。他获得这一世界性的殊荣,也可以说是多元文化作用的结晶。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

    德里克·瓦尔科特(Derek Walcott,1930- )出生于加勒比海西印度群岛中的圣卢西亚首都卡斯特里。母亲是教师,父亲喜欢绘画。幼时丧父,他与姐姐和李生兄弟是在堆满了书籍的房间里长大的。中学时代是在以传统教育著称的圣玛丽学院度过的。毕业后,他考进了牙买加的“西印度大学”,1953年取得学士学位。婚后,曾在圣玛丽学院和牙买加学院教过书。

    圣卢西亚是个1979年才获得独立的岛国,面积六百余平方公里,人口十二万。瓦尔科特本人有英国、非洲与荷兰血统,使用英语,多种文化在这里交叉,然而他的国家缺乏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于是,瓦尔科特成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精神分裂”者和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这是祸也是福。祸是没有祖先传给他固定的遗产;福是因此他可以不受羁绊地靠自己去定位。“瓦尔科特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为他的文化环境定了位,并通过它们向我们每一个人说话”这是瑞典文学院对他的评语。在欧洲传统方面,瓦尔科特崇尚希腊古典文化和英国伊丽莎白时代诗歌传统,然而他并不以此为自己的家传衣钵。他笔下的“爱琴海”实际上是热带的加勒比海,他笔下的荷马与希腊英雄则是印第安巫师和加勒比海渔夫。同时,在他诗中也表现了他与非洲的血缘关系和反殖民主义的激情。
“我曾诅咒大英政权的喝醉的军官,
在非洲与我爱的英语之间
我该如何取舍?
是背叛二者,不是把二者给我的都交还?
我怎能面对屠杀而冷静?
我怎能背向非洲而生活?”

瓦尔科特终于成了一个“亚当”式的诗人,以为万物命名的气度和魄力去开创加勒比海的西印度群岛的文化传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他形成了民族文化的声音,也为世界诗歌作出了贡献。瓦尔科特在诗风上不随俗,当诗趋于“反诗”而显得艺术性“式微”之际,作为“边缘诗人”的瓦尔科特自行其是,独树一帜地表现出丰富华美的诗风,这是由诗歌语言、音乐因素、绘画因素的奇妙交织形成的。在语言上,他吸收了伊丽莎白时代古典诗的富丽与巧妙,而西印度群岛的多语言背景更加使其丰富多来;在音乐性上,他在格律诗已经过时的二十世纪使用因变体而现代化的格律写诗,大量采用半韵、偏韵和谐声,以丰富的音乐形成如歌如诉的律动感;而瓦尔科特又是一位画家,尤以水彩画见长,他的诗与画一样,充满鲜明热带色彩与形象,使读者感到仿佛漫步于法国印象派的画廊。瓦尔科特是一富于爱心的诗人,尽管异化主题、海难主题隐隐贯串在他的诗中,但他诗中同时又有一种生活的厚实感和韧性的活力,使人得以海难余生。

     最初瓦尔科特出版了《诗25 首》(1948)、《给青年人的墓志铭:诗章12》(1949)《诗集》(1953)和剧本《亨利·德尔尼》(1951)。 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赞助下,他在1957年来到纽约进入瑟·金塔罗的导演学习班和凤凰剧院的排演公司。 1962年,他的《诗集:在绿夜里》的出版,成为加勒比海地区英语文学的里程碑,获得吉尼斯基金奖。此后,诗集《放逐及其他》(1965)获得海涅曼奖,《海湾及其他》(1969)获得肖尔姆德雷奖,戏剧集《猴山之梦》(197O)获得奥比戏剧奖。1973年,他出版了自传体长诗《另一种生命》,接下来几乎是每两三年就出版一本诗集:《海葡萄》(1976)、《星——苹果王国》(1979)、《幸运的旅客》(1981)、《仲夏》(1984)、《自选集1948—1986》(1986)、《阿肯色的遗嘱》(1987)、《奥梅罗斯》(199O)。叙事长诗《奥梅罗斯》长达七卷六十四章,是作者自己最满意的一部。这一时期,他的戏剧创作成就也很辉煌,继《猴山之梦》之后,他接连出版了《查拉旦》(1974)、《塞维里玩笑》(1974)、《嗅,巴比伦》(1978)、《记忆》(1977)、《哑剧》(1980)、《小岛声音难入耳》(1982)、《最后的狂欢》、《牛排,不是鸡》、《蓝色尼罗河的支流》(1986)。当瑞典皇家学院在25O名候选人中挑选最佳作家时,《最后的狂欢》正在斯德哥尔摩上演。

    评论界认为,印第安题材的文学自它产生出《海华沙之歌》这样的民族史诗之后,一直在企盼着自己的荷马,而今终于在圣卢西亚这个海岛上找到了自己的大诗人。几十年来,瓦尔克特先后获得了许多文学奖,1988年他还获得了英国女王金奖。这时,他正以荷马史诗的人物和题材构思长篇史诗《奥莫罗斯》和剧本《奥德奥》。1992年,由于他的作品“具有伟大的光彩、历史的视野,是献身多种文化的结果”,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沃尔科特目前执教于美国波士顿大学,每年夏季则住在西印度群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