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镇海楼位于屏山之巅,为中国九大名楼之一。明洪武二年(1369年),帝婿王恭督建明代福州府城,将福州城墙的北段从屏山下改到了屏山上,在屏山顶部建造了北门的城楼作为福州城未建的七座城楼的样品,故称样楼,原是作为各城门楼的样楼,后更名为镇海楼,是福州古城的高楼,为城正北的标志,并作为海船昏夜入城的标志,“样楼观海”曾是福州西湖外八景之一。

镇海楼历经六百余年沧桑,屡建屡毁。现存的镇海楼于2006年11月开始重建,分上下两层,飞檐翘角,为重檐歇山顶,施以斗拱,屋面为陶制简瓦和板瓦,两侧汉白玉雕作栏杆;楼高21米,地基深24米,楼宽45.6米,连接镇海楼的城墙厚1.73米。

镇海楼内,设有福州古厝展示馆,在此可系统了解福州城内古建筑的分布和保护情况,内容详实,一定不要错过。基座内也设有一个博物馆,是镇海楼所在的鼓楼区博物馆,展览的主题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在这里被一一呈现。

镇海楼虽然只有两层,但因为建造在一座高台之上,所以显得格外威武雄壮。特别是站在基座之下仰望,灰色的基台,红色的楼阁,再加上飞檐翘角的装饰,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透着一股威振四海的雄风。

镇海楼地处福州古城中轴线端点的屏山顶部,是市民、游客俯瞰福州城的重要制高点和登高眺望点;从楼阁上能看到福州三山及西湖周边景色,充分契合了福州古城的特色及城市总体格局,建筑重檐飞角,冲霄凌汉,再现了福州镇海楼的雄姿,并在一定程度上又恢复了三山二塔之间的视廊关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