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画基本绘画技法

分类: 果子教育资源 |
中国农民画从艺术造型、表现形式、色彩应用上的表现,具有主观情感、个性色彩的特征,是源于对现实和自然的一种解释与评价。同时,与一定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和美学观念紧密相连,充分表现人的创造性思维。农民画是一种奔放自由的画种,是不受任何工具、形式制约的绘画形式。但是,学习之初,掌握一定的普遍性美术基础知识和农民画技法经验会对农民画的入门、学习、创作有很大的帮助。
http://www.zgqznmh.com/wap/uploadfileimage/20180612/20180612104648694869.jpg
(一)、中国农民画用色
色彩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一个民族情感、经验和思想在色彩应用过程的显现,是源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人们追求精神上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以不同的色彩来表达特定的观念,反映了民族民间美术的传统习俗及审美观念的延续和发展,体现了创作者与受众进行对话的一种文化语言。
http://www.zgqznmh.com/wap/uploadfileimage/20180612/20180612104637853785.jpg
农民画色彩具有强烈的象征性、主观性。所谓“象征”,就是用以代表、体现、表示某种事物的一种物体或符号。重视色彩的象征性在我国历史上有着自己的传统。民间色彩象征意义丰富。根据华夏民族古老的五色观进行组织搭配,在五色(青、红、黄、白、黑)的观念内涵上,根据需要去突出某一色的主旋律,以达到表达审美和生存上的追求。在民间美术创作中,对色彩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的依托是有口口相传、共同遵守的设色口诀的,如“红靠黄,亮晃晃”。其中,虽不乏有对色彩的视觉要求,而最根本的还是色彩的寓意性,其用意无非是表现华贵明丽的心理因素和视觉效果。“红红绿绿,图个吉利”,这句流传在老百姓中的口头禅,作为一般的民间艺诀,可以说是整个民间美术的色彩特征。“图个吉利”是在传统的民间文化观念下表现出的审美观念,以表达求生、趋利、避害等功利意义为主。在民间,色彩与自然、社会和人生诸方面的观念相关联并被加以比附,它所体现的文化意识是神圣的、善的,从而也是美的。对于这些意义,中国民众往往朴素地概括为“吉利”、“祥瑞”、“如意”等等。“红红绿绿”是色彩的视觉观感,是一种积极的、热烈的视觉心理反映,同时也是吉祥、喜庆的象征性语言。大量的农民画作品都反映了这种红火热闹的色彩气氛和心理意愿。
http://www.zgqznmh.com/wap/uploadfileimage/20180612/2018061210460443443.jpg
农民画色彩运用补色、高纯度的色相对比原则,是农民画色彩选择的主要倾向。人民喜爱色彩,往往喜爱有一定的纯度的色相,不同程度的色相对比,可以满足人们对色相感的不同要求。我国历史上的传统色彩调配形式,运用色相对比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其中,补色对比在民间美术中应用尤为广泛,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体现着朦胧的补色感知,极力显示对比色特有的张力和刺激性。当然,民间美术的色彩在表现夸张刺激、鲜艳夺目效果的同时,也非常注重色彩的统一和谐。所谓“光有大红大绿不算好,黄能托色少不了”,就表露了追求统一的色彩意识。
http://www.zgqznmh.com/wap/uploadfileimage/20180612/20180612104626502650.jpg
另外,农民画色彩的使用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主观性色彩特征表现在色彩组合的理想性上,完全以作者的主观愿望设置色彩,以作者的心理愿望将自然物像的色彩加以改变,将形象条理化,并创作出如“红配绿,一块玉”等用色思维理念。民间美术色彩特征还表现在象征性上,它根据色彩本身的性格,充分展现其象征性和寓意性,达到一种超于形象自身的作用,从而创造一种意境。
农民画用色简易口诀:
1、色要少,还要好,看你使的巧不巧。
2、红红绿绿,图个吉利。
3、红要红的鲜,绿要绿的娇,白要白的净。
4、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色更新。
5、光有大红大绿不算好,黄能托色少不了。
6、红与黄、喜煞娘;要喜气、红与绿;要求扬、一片黄。
7、红间黄、喜煞娘;红间绿、花簇簇。
8、青紫不并列,黄白不随肩。
(二)、中国农民画表现题材
农民画具有叙事性强、表现手法直白直接的特点。随着农民画的不断发展创新,农民画表现题材也更加宽泛,但还是以围绕农村、农民、农业的“三农”为主。可分为农村生产生活、民风民俗、人文自然风光、特产特色、新事新貌等题材分类。
http://www.zgqznmh.com/wap/uploadfileimage/20180612/20180612104635533553.jpg
1、以淳朴的劳动场面为表现对象。农民画是农民画自己的生活,画自己劳动感受,画自己的劳动体验。如农耕、收割、打猎等。艺术来源于生活。正因为农民画作者是农民生活的主角、亲历者、创造者,所以所绘制出的作品是其他非农民艺术家不可比拟的,这也正是农民画珍贵之处、动人之处。
http://www.zgqznmh.com/wap/uploadfileimage/20180612/20180612104720802080.jpg
2、表现乡土味的民间民俗生活。佳作来于灵感,来自生活,任何艺术创作都是建立在对生活的细致体验上,农民画吸引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作品饱含的创作的灵感和浓郁的乡土艺术语言和对乡情中物与情的真心、细致描绘。
3、以表现人物、动物为主体,加入民族图案美化装饰语言,以高度概括的形式表现乡土农家生活的典型性。
http://www.zgqznmh.com/wap/uploadfileimage/20180612/20180612104766056605.jpg
4、表现广大农村乡间的大自然生态美,通过原始的思维和想象,无拘无束地表现大自然的神态。
(三)、中国农民画造型方法
造型是指以一定物质材料(如绘画用颜料、墨、绢、布、纸、木板等,雕塑、工艺用木、石、泥、玻璃、金属等,建筑用多种建筑材料等)和手段创造的可视静态空间形象,反应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它是一种再现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视觉艺术。
http://www.zgqznmh.com/wap/uploadfileimage/20180612/2018061210470541541.jpg
农民画在造型上大量吸收传统民间美术中平面化、图案化和对称性等元素,使农民画具有形象塑造饱满、造型夸张、想象丰富的特点。农民画舍去了写实绘画中对立体感的追求,而趋向于平涂式的描绘。在画面构图方面不再顾虑任何透视的合理性,采取自由的平面化布局,不仅可以将画面中的形象上下左右任意安排穿插,还可以将人物旋转三百六十度,绕画面中心排列,甚至出现人物倒置的构图等,非学院派绘画的立体造型性而趋于平面化,是农民画典型的形式语言之一。绘画中的造型是为画面整体服务的,因此我们所画的造型要根据农民画的造型特点对物体进行艺术处理。
1、概括提炼,去繁留简,留住代表性内容。
2、为了表达的需要对物体进行夸张,夸张是为了形象更具表现性,特点特征更明确,方的更方,圆的更圆。
3、抓住特点,强化特点。突出事物标志性的内容、细节。选取具有象征性的、寓意性的的形象或细节对画面进行满处理式装饰。
(四)、中国农民画构图方法
http://www.zgqznmh.com/wap/uploadfileimage/20180612/20180612104776177617.jpg
构图是绘画艺术技巧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创作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更是将作品各个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的一种形式。
农民画构图常用不受透视原理约束,不是客观物象本身再现,抛掉体积感和光影关系,用线条直观地表现出物象轮廓,自由安排空间的平面构图法。传统的图案对称性和象征大团圆的图式也是农民画家们最喜爱的构图,它很好地表达了美满、和谐等概念,有些作品实际上就是一幅对称的图案。
http://www.zgqznmh.com/wap/uploadfileimage/20180612/2018061210470169169.jpg
农民一向对“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财殷实”等传统意义上的美好生活充满渴望。为了与这些“丰”、“实”的思想意识相呼应,农民画创作者的作品构图追求充实、饱满,是农民对事物“求全”的理想化审美心理定向体现。 常用均衡饱满的方法采用多角度的观察,力求将内容完整表现。将画面视为一个独立的舞台,使画面自然地构成一个没有边框的边框,形象尽量充满整个画面,通过完整形象的巧妙组合,达到充实、饱满的效果。在这个总体理念的基础上可分为以下几种具体的样式:
(1)全景式构图
http://www.zgqznmh.com/wap/uploadfileimage/20180612/20180612104712771277.jpg
农民画在构图上不受任何法则的约束,凭着一种自我愉悦、自我表现的意愿,根据主观需要,常常把主体形象夸张地放在显眼的地方,其余以主观意愿、视觉和谐为原则,将陪衬物自由穿插,随意填补,使画面饱满而有膨胀感。在画面的填充过程中,以画者的主观意愿为主,时空可以随意转换,空间感用疏密来处理,以自己为中心,把周围一些感兴趣的东西都描绘在一幅画中,同一幅画里面出现了仰视、俯视、平视、侧视、反视等角度——这些都是农民画的特殊构图形式。这种构图法,打破了物理上的空间概念,呈现为一种全景式的画面。
(2)主体性构图
http://www.zgqznmh.com/wap/uploadfileimage/20180612/20180612104770487048.jpg
表现的主要物相面积最大,甚至主体处于画面中心位置,四周所画陪衬部分呈朝中心集中的构图形式,能将人的视线强烈引向主体中心,并起到聚集的作用。具有突出主体的鲜明特点、表达目的明确、直白。
(3)创意性构图
http://www.zgqznmh.com/wap/uploadfileimage/20180612/20180612104718071807.jpg
创意构图是指用一种特别的形状、构图形式来表现农民画,以取得夸张、新颖的、独特的艺术效果,充分融入作者个性化追求,突出创作的表现形式性,更加体现构图的灵感性、创造性。
(五)、中国农民画透视方法
透视法,是绘画和其他造型艺术的专用术语。画家在作画的时候,把客观物象在平面上正确地表现出来,使它们具有立体感和远近空间感,这种方法叫透视法,透视法一般可分为焦点透视、散点透视。
http://www.zgqznmh.com/wap/uploadfileimage/20180612/20180612104874617461.jpg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焦点透视是西方绘画的透视法,其基本原理,将隔着一块玻璃板看到的物象,用笔将其画在这块玻璃板上,就得出一幅合乎焦点透视原理的绘画。其特征是符合人的视觉真实,讲究科学性。在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运用焦点透视,掌握了表现空间的规律。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即是焦点透视的典范之作,在平面上创作了三维空间。如果没有焦点透视法就没有西方的写实性绘画。
http://www.zgqznmh.com/wap/uploadfileimage/20180612/20180612104850135013.jpg
散点透视法就是画家的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透视区域的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立足点进行观察,凡各个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都可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这种透视方法叫做散点透视法。
农民画透视
http://www.zgqznmh.com/wap/uploadfileimage/20180612/20180612104828592859.jpg
农民画多平面结构在画面透视构成上多采取散点透视或俯视、仰视、反视等多视觉方式,整体讲求较强的装饰效果,自由而独特的视觉方式使得农民画画面饱满、瑰丽而浪漫,呈现独特的艺术面貌。
(六)、中国农民画绘制步骤
农民画绘画手法用材丰富而广泛,不拘泥于材质与形式,但基本上是以水粉画为基础技法。艺术构成上以中国民间艺术为根基结合中国画、借鉴西方艺术形成的独立画种。
http://www.zgqznmh.com/wap/uploadfileimage/20180612/20180612104836503650.jpg
农民画绘画工具:素描纸、2B铅笔、橡皮、水粉色、水粉笔(可1、3、5、7号或2、4、6、8号任选一组即可)、毛笔大白云、小白云、勾线笔各一支、调色用小瓷碟5-7个、洗笔用塑料小桶(正规瓷质笔洗或相应大小盛水器皿均可)一个。
http://www.zgqznmh.com/wap/uploadfileimage/20180612/20180612104899859985.jpg
如果创作比较大的农民画作品,最好将画纸裱到画板上,这样纸张平整便于绘制时涂色均匀。裱画方法为:先将素描纸用喷壶适量均匀喷水使纸张微潮,然后放平画纸用带胶纸带将画纸四周粘在画板上,待画纸干后,纸面便十分平整。
农民画舞狮图创作步骤:
1、构思、起形
因为任何一种艺术都是生活的反映,都是创作者情感的表达与释放。想创作一幅好的作品,就必须从生活中发掘选取自己熟悉喜爱的题材,通过观察写生、思考提炼,运用丰富的想象,进行反复推敲,多次构思,对色彩、物象围绕自己形成的构思,广泛借鉴、吸收其它同类作品或其它门类相同形象的营养,对所表现物象进行大胆艺术夸张、变化、组合、嫁接、借鉴等,不拘泥于各种形式,最终在心中形成一幅属于自己的美丽图画完成构思环节。(如图1、2、3)往往这也是作品最重要的一步,决定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须反复推敲、构思。
http://www.zgqznmh.com/wap/uploadfileimage/20180612/20180612104873267326.jpg
http://www.zgqznmh.com/wap/uploadfileimage/20180612/20180612104845494549.jpg
http://www.zgqznmh.com/wap/uploadfileimage/20180612/2018061210480320320.jpg
用绘图铅笔以简练的线条表现出心中构思的内容。起形初期,要从大框架开始逐渐细化、具体。在这个过程亦要反复推敲研究,不断调整、完善,最后成形后基本与构思一致或因势利导所画内容比之前期构思更加完美。甚至有的时候在起形过程中重新改变前期构思思路,最后形成与原构思大相径庭的画面,这样是很正常的事情。
2、初步主体物上色
起形完成后,根据前期构思或先画色彩小样进行初步主体物上色。因为是前期上色,物象之间的色彩相互关系还很弱,且还可通过后期色彩的细化、具体、丰富进行调整。这个阶段只需按照设想构思大胆进行。一般先上浅色、亮色,再逐步按照色调变化上重色。色彩调制时一定水分适当,太稀色浅无覆盖力,画面易脏;太稠无法运笔。调色量一定要足,在本着节约的前提下宁多勿少。因为色彩一般需要加水稀释或两种颜色调和,如果调制颜色太少中途再进行重新调制很难保证与原色一样,会对画面产生影响使设色不均匀。大面积涂色可用水粉笔,细处宜用小白云或勾线笔,上色时笔上沾色要饱满,勿太干形成笔触或太多积滞形成水渍,导致画面涂色不均。
http://www.zgqznmh.com/wap/uploadfileimage/20180612/20180612104836563656.jpg
http://www.zgqznmh.com/wap/uploadfileimage/20180612/20180612104912381238.jpg
3、铺底色形成整体色调
主体物铺色完成后按照构思铺底色形成整体色调,此时画面的色彩关系已经基本定型,下一步细化就需要谨慎、认真推敲进行了。在铺底色时一定认真考虑可多做几个小样,因为底色一般面积较大,对画面的色调,整体的色彩关系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同一幅画不同的底色会呈现不同的色彩关系、不同的视觉效果、不同的意境,可通过下面两幅画进行对比观察。
同一题材不同底色作品的画面对比
http://www.zgqznmh.com/wap/uploadfileimage/20180612/20180612104966506650.jpg
http://www.zgqznmh.com/wap/uploadfileimage/20180612/20180612104975237523.jpg
4、调整完成
纵观全局,审视作品是否从画面构图、表现形象、色彩关系上达到原先心中的构思要求,综合整体与局部关系进行收拾,精心修改完美局部细节。这个阶段主要注重细节的丰富,进而对画面进行装饰,充分利用点线添加点缀,呼应画面色彩,对局部不够理想的形状、色彩可进行调整,也可利用水粉色具有覆盖力特点进行局部更改,但尽量避免大面积修改。若需要更改覆盖时用色一定要厚要干,避免过分揉擦搅起画面原有底色,弄脏画面。最后可在合适位置签上作品题目、姓名、创作时间,也可只是签名或盖章,最后完成一张具有生活气息、构图饱满、色彩丰富、地方特色的有着自己风格的农民画。
http://www.zgqznmh.com/wap/uploadfileimage/20180612/20180612104977447744.jpg
http://www.zgqznmh.com/wap/uploadfileimage/20180612/20180612104939973997.jpg
在农民画的初学阶段可以对同一幅底稿不断提炼推敲,局部形象或物体色彩、色调、底色调整一下,增加经验和提高技法熟练。(如图 舞狮图二)
http://www.zgqznmh.com/wap/uploadfileimage/20180612/20180612104982358235.jpg
本文节选自《中国青州农民画培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