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滨海小镇Howick

标签:
迷人的滨海小镇 |
分类: 纽岛扎记 |
今天是周六,冬日的阳光让人感觉特别地温馨可爱!乘735路公交车约十分钟上下,我来到了迷人的滨海小镇Howick。在新西兰,教堂星罗棋布,单是这个滨海小镇,就有很多形态各异的教堂。我从这座教堂一眼望过去,可以看见前边不远处的另一座教堂。教堂周边是各式白色十字架坟墓,与热闹的烟火生活气息很浓的居民区,仅一街之隔,活人的世界,亡灵的世界,相安无事,人们习以为常。
此小镇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新西兰的房子,千巧百媚,掩映在绿树红花丛中 。在新西兰,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是带花园的独立房屋。这些房子在建筑设计上都各具特色,千姿百态,漂亮极了!儿童时代所读的格林童话中的房屋,在此比比皆是!
新西兰在房屋建造过程中,十分注重房屋的造型多样化、结构轻型化。房子的外观造型多种多样,有的犹如一件艺术珍品。别墅式,多为橙红色,斜坡屋顶,有的上面有木结构加一小层或两层楼房。结构多为硬木框架,外加单层空心砖,有一定承重力,防震,故在地震多发的新西兰,震时也少有房倒人伤的情况。墙砖色彩造型多样,有现代化的淡雅的白色、也有古色古香的仿古色彩很浓的表面凸凹不平的外墙。
我先后三次来新西兰共五年多的生活,深刻体验了新西兰人的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第一次赴新,住房是女儿女婿购的680平方米的别墅房,前后院落特大,中间是一栋二层小楼。于是,我在前后庭园的空地种上了苹果﹑斐济果﹑橙﹑桔﹑樱花等树木。当时想,春天赏花,秋天吃果,多好!可是,没过几年,有了更好的房子,六百平方米,前后花园,后花园还附有个不小的用铁丝网围起封闭的游泳池,平时不用就将门锁好,不让小孩子随意进入。住进去后,的确挺舒服的。人老了,没事会闷得难受,于是,我又在后园及游泳池边上种了不少果树,如桔橙桃李等。谁料,孩子大了,要上学,要上好学区的好学校,于是,将此房又卖了,在好学区购了价格更高的房子,就是现今的住房。
新西兰这些别墅房,不光外面造型别致美观,而且内部布局非常合理,装修也十分讲究,墙壁帖墙纸或涂抹乳胶漆、卧室地板铺设地毯,显得十分优雅漂亮。孩子调皮从沙发上翻落地板上也不致受伤。客厅与餐厅相连,中间隔一个开放式小巴台,便于放置一些日常生活物品;厨房及卫生间装修考究设备齐全,显得具有既方便使用的人性化特点,又体现整洁舒适以及浪漫优雅的情调和祥和温馨的家庭生活氛围。
新西兰奥克兰东区Howick,距我居处不远。在这个美丽的滨海小镇,每逢周六有个市场,相当于中国北方农村的赶集。有各种面包糕点果蔬花草,及各种洋人的手工艺品,十分具有吸引力。我喜欢这种市场,喜欢这里浓郁的异国风情。
Howick小镇范围包括Cockle Bay,Mellons Bay和Shelly Park,有深厚的历史沉淀。新老房屋应有尽有。富裕的海滨地区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是由Fencibles的一群退休的英国老兵以保卫奥克兰换取的土地。在接下来的一百年里,度假屋和农场在这座小城镇风靡一时。农业用地在二十世纪五十和六十年代被建成住宅用地。据说,现在它的风格更接近汉密尔顿而不是奥克兰。奥克兰东区Howick是奥克兰的老富人区之一,有不少华人和白人。
(小镇上有各式糕点,古玩摊档,绘画作品,花鸟,及各式生活用品销售。)
Howick常住人口据网上介绍大约有两万多人,其中欧裔人口占75.31%;毛利人占4.20%;太平洋岛民占1.51%;亚裔人口占11.84%。这是一个在二十世纪五十和六十年代一度很受荷兰和英国移民欢迎的地区,一直以来都相对比较稳定。亚洲移民陆续先后搬到这里定居。
从Howick到奥克兰市中心,高峰期需要45分钟时间,避开高峰期需25分钟时间;到机场需要40分钟时间。到Botany Town Centre(购物中心)需要10分钟时间。Howick地区配备有适合各年龄段的好学校。这里至少有八所小学,两所初中和三所中学。
Howick地区有各种的商店,提供从必需品到奢侈品的各种商品,还有一个新兴的超市。人行横道很宽阔,为步行的人营造出乡村主街购物风格。当地人倾向于在主街而不是在远处的购物中心购物。这里有很多亚洲餐厅,包括日本、越南、马来西亚、韩国和印度餐厅。
海滩是当地人休闲的主要场所。从众多商店到Howick Beach,只需走五分钟就到了上面布满险峻路径的无数小海湾,行走在红树林之上的栈道上,或在沙滩漫步,去丛林探险。在奥克兰的郊区,能行走在海边森林里也算是一种幸运。为数不少的停泊船舶的船道印证了航海在这里的重要性。Howick也有很多诸如板球、无板篮球、英式橄榄球、壁球和网球的体育俱乐部。这里的文化氛围也同样活跃。
拍摄了一组风光照片供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