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间,与老同学们在微信聊天中说,我在编自己写的两本书。我的书就是我来到人世间一趟的纪念碑。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在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荷兰语班学习时,曾有个愿望出书。打小嗜书如命。记得小学初中时,边走路边看书,有多次撞上路边的电线杆!喜欢在小人书摊蹭书看,因为当年家里给的零花钱不多,无钱又想看小人书,乍办?于是就坐在书摊前,趁别人在看时也沾沾光!每当吃饭时,母亲见不到我,便会找到街头巷尾的书摊,我准在。一找一个准。
这是我已经出版及正在编辑的几本书。
我的专著:
《沧海求珠》,《南太平洋的翡翠》,《尘缘旧事》

我的第一本综合文集《沧海求珠》,39万字,作家出版社2005年出版。《沧海求珠》一书先后入藏国家图书馆等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图书馆、重点大学图书馆、文史研究部门的资料室,并发来馆藏荣誉证书。
《沧海求珠》一书出版发行后, 在2006年1月,我收到了中国作家协会《作家文摘·典藏》朱琳给我的一封电子邮件,现录于下:
陈作家:
您好!我是《作家文摘·典藏》朱琳。
《作家文摘·典藏》是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的国家级文摘大刊,与《诗刊》、《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小说选刊》等并列为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的成员单位。目前,各类文摘、选刊虽然众多,但纪实文学的选萃还是一片空白。为了弥补这个缺憾,并充分发挥国家级媒体的优势,我们正在办一个专刊,精选全国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叫《纪实精选》。
为此,我们特邀您担任本刊的特约荐稿人,把您的或您身边的报告文学作家、作品推荐给我们(已发表作品和原创作品均可)。望告知联系方式,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祝您创作丰收!祝我们合作愉快!
顺送文祺!
《作家文摘·典藏》编辑部 朱琳 2006.1
朱琳同志给我留了电话及在北京的办公地址。之后又给我打来电话。我在电话中说明了情况,告知我作为执行主编,正在编一本地质矿产方面的书,约50多万字,150多幅图片,工作量大,时间紧,却只有2个人在编,编完出书后,我将申办移民新西兰事,与女儿一家人团聚,人不在中国,恐怕有负重托,便婉言辞谢了。
在2006年2月18日,又收到北京中国著作权委员会一位叫方芳的同志给我发来Email,
信中说:
我是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部的方芳。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协会的性质。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国务院颁发的《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由12家文字著作权人比较集中的单位和500多位我国各领域著名的著作权人共同发起成立的。它作为我国唯一的文字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已经获得国家版权局正式颁发的《著作权集体管理许可证》。协会目前的主要业务是转付教科书以及报刊转载的稿费。考虑到您的作品转载率非常高,而出版社、杂志社付费情况不好的现状,特邀请您加入协会,请您提供邮寄地址,以便我们寄上协会章程以及入会文件,请您过目。我们非常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支持!如果您对《著作权集体管理合同》的条款有不同意见,请与我联系,我们可以共同协商并进行相应的修改。同时,我们真诚希望您能帮助协会多做宣传。协会刚刚成立,如有不周之处,还请见谅!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多为作者争取权益!
因为我将移民新西兰,人不在国内, 身居海外,唯恐有负重托,也辞谢了。我感觉中国著作权委员会为作者争取权益,这样做是保卫著作权人辛勤劳动的成果!祝愿他们工作顺利!也谢谢他们了!

我的第二本专著:《南太平洋上的翡翠——美丽的新西兰》,初步完成,共约32篇在新西兰先后生活五年期间写的游记散文,及拍摄的1200多幅图片。

我的第三本专著《尘缘旧事》,正在选编中,共收集约40多篇各时期的各类文章、部分诗词,及有关的摄影图片等。
正在联系出版部门。谢谢有关部门的领导关心支持!我的联系电子信箱:gtchen2000@163.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