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外游子永不磨灭的念想

(2015-01-26 04:51:07)
标签:

回忆

南昌

万寿宫

分类: 红尘絮语

http://s11/mw690/001MwJovgy6Ptg8sXSa6a&690
万寿宫   (转自网络)

        ********************************************************************************

海外游子永不磨灭的念想

----回忆中的南昌万寿宫

 

                         (在<回忆中的万寿宫>海内外征文中获二等奖)

 

我从小生活在南昌万寿宫附近的胜利路杨家厂,而父亲的工作单位就在洗马池那里,走不远便可到万寿宫,钟罄鼓钹常不绝于耳畔,香烛烟霭常缭绕于眼前。

退休后我于20086月侨居新西兰国的奥克兰市,与女儿女婿一家生活在一处。在距宅院不远的 Highland Park 购物中心,有一天坛式的二层楼仿古建筑,是当地颇有名气的“万寿宫酒楼”,其实也是座茶楼。据说世界上万寿宫有二千多处,是江西江右商帮的精神寄托和赣鄱百姓的文化象征,其祖庭便是南昌万寿宫。今远渡重洋来到异国他乡,听到“万寿宫”几个字便颇感亲切。将朝圣的殿堂改成聚会的茶楼,每当与同乡好友在此茶余饭后聊天谈酡,体验一把浓缩了旧时最原汁原味的市井民情,聊聊南昌万寿宫当年那些人与事,让人好不惬意!如今到古稀之年了,这也是个喜欢怀旧话古的年纪啊!

关于南昌万寿宫,记忆杂陈,说来话长!但五十多年前,也就是一九六二年夏天,在我们初中毕业之际,我与同班学友邱振中程白雷三少年,在南昌万寿宫探幽访奇的经历,却是在脑海中永不可磨灭的!在南昌象湖万寿宫的殿门两侧挂有中央美术学院博导邱振中教授书写的一幅对联,我想他在运笔挥毫之际,也可能其中就夹杂有对少年那段往事的怀念与深情吧!

   记得南昌万寿宫门前隔条小街,街对面是马蹄形一条游廊,内里一侧是鳞次栉比的五金百货店铺。在刻有“万寿宫”三个贴金大字的大牌楼下蹲有六七尺高的令人颇感威武的石狮。穿过牌楼,踏过麻石路面,便可见正中悬挂“忠孝神仙”四个金字大匾的大殿。我们每次来游逛,过了牌楼不远,便见右手有一口八角井,而不是如有些人说的,这口井在大殿的背后,而是在大牌楼与大殿之间。对此井当年我们也是充满好奇的,曾听老人说井下锁有一蛟龙。井口有一木质井盖,从盖旁小洞牵引出一条铁锁链,链一端则栓在井旁一低矮的铁柱上。相传此井水与赣江相通,且传说中许逊是以铁链来镇除害的,这便是又名“铁柱宫”的由来。我们常拉动铁链碰在井口“哗哗”作响,再仔细听井下有无异响,当然每次都失望,井下杳无回音。麻石路的两侧是篱笆围隔的菜园,那是万寿宫内道人的自留地,那口井如今想来也是他们用以灌园浇菜而开挖的吧。

那时我们年纪尚小,对许真君略知一二,因为当时江西省京剧团曾上演过一出关于他除蛟龙治水的戏剧。邱振中是京剧迷,小学毕业才十岁便去投考江西省京剧团,居然让他录取了,一路唱到家。只是后来录取通知被母亲撕毁了,才没去成,故对此剧可能熟悉,对万寿宫与许真君也很崇仰,我们对万寿宫中其他诸方神圣大名却并不了解,也不知道大殿的背后是供奉玉皇大帝的,叫凌霄宝殿。殿中供奉的是玉皇,周边是三山、五岳、雷部诸神像。

少年时代觉得万寿宫比家里好玩耍多了。这里庭院开阔,画栋雕梁,香烟缭绕,前来的人们个个烧香磕头顶礼膜拜,那样子显出十分虔诚!那时进去玩耍也不象现在要交多少钱购门票,那时进出自由,一文不要!我们同学少年,好奇心重,对殿堂内诡秘处有一天生探察的欲望!我们对大殿被封闭的二楼产生了一窥究竟的念头。在大殿通向二楼的楼梯口被宫内道人钉上木板封闭了,上挂有一木牌告示:“此为危楼,闲人免入。”不知是大人蓄意危言耸听,还是别有用心,传说楼上闹鬼呵闹狐精啊,吓唬小孩子别乱来不要去爬楼。可是,相反,我们这些小孩子却是一边冒冷汗一边仍然爱听这些吓人的故事!

我们来到大殿楼梯口。瞧瞧四下无人,邱振中第一个往危楼上爬。他初中学过武术,是市体校学员,还获过全国体操赛的奖牌,身手格外敏捷。楼梯口封闭了,就从侧面脚踏露出的一小节楼梯一级级上攀,到了无木板封闭的档口,便翻过栏杆而入。我们随后学样上了楼。

二楼松动的木地板上积压了一层厚厚薄薄的灰尘与鸟粪,可见人迹罕至!我们踩上去便留下一个个脚印,并发出“格枝格枝”的响声。响声惊动了什么鸟雀,“噗啦啦”一片飞走了。我的额头当时还真吓出了微微的冷汗。邱振中程白雷似乎并不在意,东张西望的,象是探险家。以前见过一些报刊文章介绍说,老古屋顶上有时会盘踞大蛇,这倒让人有点胆怯。在木板隔开的房间内,供奉有几尊菩萨,我们也叫不出名来。菩萨身上一样布满了灰尘,角角落落密布了蛛网。我们有时还会伸手去摸摸菩萨。什么鬼啊狐精啊,没有遇见。后来回想起来,心想此次闯危楼,让我们长了见识,倒是一次颇有意义的事呢!

   五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已是满头白发的古稀老人。听到重建南昌万寿宫的喜讯,我激动不已,与少年学友同游一回重建的南昌万寿宫的宿愿,希望能尽快好梦成真!

              

 

http://s13/mw690/001MwJovgy6PtghjKmo5c&690

2008年本文作者与女儿芳芳在新西兰国奥克兰市东区万寿宫酒楼前合影.

http://s9/mw690/001MwJovgy6PtgimVBu28&690

1962年夏天游南昌万寿宫后的合影,邱振中()程白雷()陈国涛()

http://s8/mw690/001MwJovgy6PtgjWeizd7&690
象湖万寿宫    (转自网络)

http://s15/mw690/001MwJovgy6Ptglcmey8e&690
南昌万寿宫     (转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