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下扬州”----记家乡探亲之旅

标签:
三月扬州探亲之旅杂谈 |
http://s6/middle/61589f83gbf051e57d8a5&690
烟花三月扬州
http://s7/middle/61589f83gbf052ce833e6&690
今天的锦绣华堂
“烟花三月下扬州”。 2012年4月6日,我只身访问了家乡扬州市邗江区方巷乡陈四房村,老伴万蒂芬在新西兰女儿处,儿子在北京忙工作。
家乡翻天覆地的巨变
此次去的感受最深刻!家乡真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啊!
记得1952年夏天母亲来乡下接我去南昌,是四叔推了独轮车,一路吱吱纽纽送我们母子去到汽车站。如今,我下了扬州的火车,又是四叔的女婿家人开了小轿车前来接我。96年返乡去尚见老屋茅草房在,相隔约十五年,如今老屋拆除没有了。几个堂兄弟姊妹家均住上了二层或三层的别墅式大洋房,前后庭院都挺宽敞,装修不亚于城里人,自来水、有线电视、宽带网、卫生间也都有了。有的购了小轿车,没购的也建好了车库,准备购车。如此巨变的背景是政府的政策好了,可以自己办厂开店,可以学技艺出家门出国门打工,挣钱的路子多了!开厂做生意,不再是“投机”不再被当成“复辟资本主义”,不再被四下赶着“割资本主义尾巴”。年轻人忙工作忙事业,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则忙农田忙养鸡喂猪忙农业。
各房的亲戚家不仅建了别墅式洋房,而且在扬州城里还购买了公寓及店铺。送孩子进颇有名望的各类学校学各种技能,鼓励孩子好好读书学本领,长大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材!
“长三角”成为中国的发达地区真名不虚传也!
http://s8/middle/61589f83gbf0576205bb7&690
http://s5/middle/61589f83gbf05813a6754&690
家乡亲戚大多都住上了锦绣华屋。
http://s3/small/61589f83gbf0581dd04b2&690
五十年代的祖居
http://s2/middle/61589f83gbf05848cc8f1&690
如今有了令人称羡的卫生间
我问堂弟国定(51岁):“德星堂”始于哪年?他说,“不清楚,只知道如果要追根溯源,便要赴苏州去查陈氏家谱,我们的老祖宗据说是从苏州迁移来此的。”
相传当年陈氏敕赐分别为聚星堂、德星堂、义星堂。我们这一房属德星堂。见诸于文字记载的有(民国)陈世(火文)等修民国十六年(1927)德星堂活字要本(国家图书馆,河北大学)及(清)陈得宝修清光绪八年(1882)德星堂木活字本(日本美国);(清)陈瑞国等修清光绪十四年(1888)德星堂活字本十册(美国);(民国)陈宗麟等修民国元年(1917)德星堂刊本十二册(美国)。
搜索史家在网上之评论,关于陈姓起源说法不一。有一种观点认为陈姓系黄帝后裔,以国为姓,受姓始祖为胡公满。陈姓主要得姓于周朝初年的陈胡公满。相传,胡公满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的后代。大约在五千年前,陈部落随黄帝族东迁于中原地带肥沃的平原。
http://s16/middle/61589f83gbf060fc1dfff&690
<>
<>
那些堂兄弟妹家请我去吃饭,家家美味佳肴布满桌,席间我常说起五十年代“捣盐勺酱”下饭的穷苦日子!那时没糖吃,便用扫谷场的大扫帚扑小蜜蜂,挤出尾后的一点点蜂蜜吃。如今糖块都没人吃了。女儿从新西兰寄来了美味巧克力,成为乡亲们的最爱!回忆我约七岁时早起放牛随身背个小筐,提个小铲拾牛粪便,回家后与前些时积存的一堆,再放些剪碎的禾草搅拌,与大人一起用脚去踩拌匀,然后做成一大饼贴在土墙上晒干,冬天作燃料。那些事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他们如今都用上煤气或电磁炉了!那些往事有些写进了我的综合文集《沧海求珠》一书。
让人记忆最深的是在堂弟国定女儿婷婷家吃的一次“河鲜宴”,也就是长江的水产江鲜。婷婷是87年生的,靓丽大方,精明能干,其夫家是办厂的,产品对路畅销,治厂有方,经济效益挺好。她们家请了专业烹制河豚鱼的特级厨师朋友来家烹饪制做。那一桌菜肴,据厨师介绍说至少要3500元以上。我想,如果是在大饭店,不知要翻多少倍了!席上各种鱼虾约有十多种,席上还有比河豚鱼更名贵的长江刀鱼,据说扬州长江刀鱼市场上要价达二三千元一斤!不过,我感觉毛刺多,不大喜欢吃。我此生从没吃过河豚鱼,想起婷婷对我说的话:现在吃河豚鱼适逢其时,错过了你会后悔的!开始吃时我还小心翼翼的,俗话说拼死吃河豚嘛!过了二十多分钟,厨师说,没事的,有事十五分钟人便倒地上了。厨师还告诉我:俗话说“血(吃了河豚鱼血)麻、子(吃了雌鱼卵子)胀、眼(吃了鱼眼)发花,核桃仁(河豚鱼肾)吃了回老家(死亡)!他说,扬州是河豚鱼之乡,每年来吃河豚鱼的游客络绎不绝!现在正是河豚鱼上市时节啊!没事的,你放心吃吧!
我低头看面前有一小碗中盛有一团面糊糊似的东西,旁边国定弟也有一小碗,别人均无,问这是什么?他们听了都笑而不答。厨师笑说:你吃吧,吃了告诉你!显得挺神秘的!于是我片刻就将那面糊糊似的东西吃光了,感觉是“鲜、嫩、肥、美”!待我吃完,厨师说,这是只有雄河豚鱼才有的,是河豚鱼中最珍贵的上品!哇!那岂不就是相当于马鞭牛鞭鹿鞭之类的东西嘛!是河豚鱼鞭啊!厨师与大伙笑呵呵地点头说正是!
兴味正浓,我又去拈河豚鱼皮吃,吃后我说怎么感觉多刺啊!一旁的堂弟媳玲香说:“哥哥,不是你这样吃法!要将河豚鱼内皮翻出来包住外皮!”边说边将内皮包住了外皮的河豚鱼拈了放在我碗中。我于是拈入口中,边吃边说感觉好多了!厨师说,河豚鱼皮是养胃的!我将河豚鱼肉沾了鱼汤吃感觉也极为鲜美!
亲戚用小车送我去游了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个园及诗词之乡瓜洲古镇,去冶春茶社吃蟹黄汤包鱼翅饺子虾仁煮干丝...
如今拍片之后也十分方便,那些片片全部存入他们的电脑,随时可阅看。真是难忘的探亲之旅!特赋《返乡吟》以助兴。
退休后侨居奥克兰,常思念故乡扬州。回国后于2012年四月(农历三月)终了此宿愿矣!
附录:陈氏祖训:
明明我祖,汉史流芳,
训子及孙,悉本义方。
仰绎斯旨,更加推祥,
曰诸裔孙,听我训章。
读书为重,次即农桑,
取之有道,工贾何妨。
克勤克俭,毋怠毋荒,
孝友睦姻,六行皆藏。
礼义廉耻,四维毕张,
处于家也,可表可坊;
仕于朝也,为忠为良,
神则佑汝,汝福绵长。
倘背祖训,暴弃疏狂,
轻违礼法,乖舛伦常。
贻羞祖宗,得罪彼苍,
神则殃汝,汝必不昌。
最可憎者,分类相戕,
不念同气,偏论异乡。
手足干戈,我心忧伤。
愿我族姓,怡怡雁行,
通以血脉,泯厥界疆,
汝归和睦,神亦安康。
引而亲之,岁岁登堂,
同底于善,勉哉勿忘!
转自《国学名人堂》
《陈氏家规二十条》
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尚节俭以惜财用。
解仇忿以重身命。训子弟以禁非为。躬稼蔷以知艰难。忍耻辱以保家业。
读诗书以明理义。祭祖宗以展孝思。亲师友以成德行。慎交游以免损累。
严乘祧以息讼端。禁烟赌以杜下流。置义田以赡贫乏。互守望以防盗贼。
主忠信以植根本。守本分以寡过恶。务谦逊以迓吉益。辨义利以定人品。
陈氏自古崇道德,尚礼义,忠厚传家,诗书继世,以耕读为世业,以仁义为家法。仁亲为重,轩冕为轻,读陈氏家规二十条可知也。
http://s16/middle/61589f83g7980a0b120ef&690
http://s16/middle/61589f83gbf064a594a2f&690
六十年前曾嬉戏的水塘
http://s8/middle/61589f83gbf076a84a7b7&690
原生态的祖居老屋(老照片)如今再也见不着了!
http://s16/middle/61589f83gbf065c3e14ef&690
在婷婷家的河鲜(长江)宴
http://s13/middle/61589f83gbf065cd7f5bc&690
河豚鱼及河豚鱼鞭
http://s4/mw690/001MwJovzy7fC4zbNlh43&690
http://s16/mw690/001MwJovzy7fC4CAgcT1f&690
陈氏家的女士们。
http://s8/mw690/001MwJovzy7fC4cNdxJ17&690
http://s4/middle/61589f83gbf067f96e283&690
1984年夏天在老家扬州郊区的方巷乡陈四村,孩子们多数打赤脚,只有我的女儿芳芳(右二)穿了鞋,让小伙伴们挺羡慕!
http://s11/mw690/001MwJovzy7fAuXXwYaaa&690
http://s6/mw690/001MwJovzy7fAuZ2Ekd05&690
1984年夏天,携妻子儿女赴老家扬州探亲合影。
http://s9/mw690/001MwJovzy7fAuZHYlG68&690
1996年4月,与众亲戚合影。
http://s3/middle/61589f83gbf0684179f32&690
虽然都有了煤气电磁炉,但不少人家中还保留大灶。烧大灶,柴草有了用处,也挺怀旧...http://s7/middle/61589f83gbf0685742946&690
冶春茶社附近的风景如画
http://s7/middle/61589f83gbf0687010106&690
诗词之乡瓜洲古镇古渡的沉宝亭,相传当年杜十娘便是在此江中怒沉百宝箱.故事凄惨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