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Z记忆》序

(2022-12-18 13:52:11)
标签:

阿z

记忆

生活

记录

历史

分类: 《茶余饭后》

《阿Z记忆》序

《阿Z记忆》•序

    阿Z认为,历史,其中涵义之一,便是人类对已往故人故事的记录和回忆,应该算在“记忆”的范畴之内吧。
    阿Z以为,每个人都是一部历史,每个人每天都在书写着历史,每个人每天都在延续着历史。每个人的历史书卷中,有些是社会大背景的浓缩,有些是家庭小环境的窗口,有些则完全是个人独特、独有、独到的东西。当然,三类“有些”在更多情况下是紧紧地绑在一起的,着眼的角度不同,便成不同的“影像”。
    阿Z以为,自己将在人类的“大历史”上扮演个什么样的角色,自家的“小历史”又将收录些什么样的章节,那是要在百年之后再“盖棺定论”的,自由组织和后人评说,自个儿无权干扰,无力左右,也无心影响,过去是只依本性和良心活着,现在是只依本性和良心活着,将来也想着继续努力地依本性和良心活着,没希望“流芳千古”,更没打算“遗臭万年”。
    阿Z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出身贫农,年龄不大就戴上了红领巾,不久又先后在团旗、党旗前举拳宣誓,绝对属于“根红苗正”一族。
    阿Z的政治大节从没出过问题,品行小节也没出过大毛病——父母面前,虽为“老么子”有点儿骄宠,但并不是个很坏的孩子;老师面前,学习还行,小学、初中一直是班里的“一把手”,高中、大学也曾当过小组长和“科代表”;领导面前,虽不是最受欣赏、最被青睐的一个,可也从不是最讨厌、最烦心的一位,德和才基本上还是可以信任依赖的;家人面前,还算称职吧,起码没有沦落到“不孝、不贤、不慈”的地步。半辈子了,不能说没干过错事,但绝大多数是无心之过,而且没有一件是“祸国殃民”“十恶不赦”的恶行;几十年了,不能说没有过“不良”之心,但保证没有突破过道德和良心底线,丧天理、灭人性之意从没有起过。唯一难以更改的缺陷,是模样长得不怎么漂亮,不过也没有难看到一扭头便吓倒身后边一大片的程度。
    阿Z以为,人都有自怜情结,总是爱把好的一面尽可能地渲染、鼓吹或张大一些,也总是好将不大好的一面变着法地掩饰、辩解或淡化一些。阿Z也是人,也会有人人都有的这种毛病。因此,脑子里那些虽印刻得清清亮亮,但想起来就感到很不好意思的尴尬事、丢人事、恶心事,还有那些绝对的隐私,那是绝对不会晒出来的——可别说阿Z虚伪哟!卢梭的《忏悔录》,不是也没有把他一切的私生活都淋漓尽致地写出来吗?关老爷不是也喜欢听人家说他“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夜读春秋”的故事,而特忌讳人家说他“走麦城”的那一段吗?
    很久以前,阿Z便有心把经常在脑海里翻飞的早年记忆变成文字,自己瞧瞧,也让别人看看,但肚子里一直惴惴的——不知道那些陈谷子烂芝麻似的所谓“记忆”能不能称作“历史”?如果勉强可以“史”称之,这“历史”是不是也太浅、太淡、太平庸、太乏味了些?
    转而再想,阿Z又觉得坦然——这记忆是自家脑子里装的,这文字是自家手指敲的,而且只存在自家笔记本上,自家认为它是历史它就是历史,自家不嫌它浅、淡、平庸、乏味它就不浅、不淡、不平庸、不乏味,人家愿当“正史”就当“正史”,愿作“野史”就作“野史”,何惧之有?
    想来想去,阿Z还是下决心记忆记忆。不过,终不敢称“历史”,只作《阿Z记忆》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