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Z糗事(29)
阿Z出身贫寒,模样儿不仅是不算出类拔萃的问题,顶多勉强称得上一般,而且当年因安眠药吃多了在考场里酣睡,“第一学历”仅是个专科,但他自识甚高,而且也确实是直接从专科升上了研究生,毕业分到了省城,当上了“国家干部”,在当年“吃国粮”的瞎子也能挑着拣着娶个农村户口的漂亮闺女的时代,是拥有一定自豪和骄傲的资本的。
不过,阿Z的自豪和骄傲不是一般的自豪和骄傲,而是自豪和骄傲到了膨胀和“胀饱”的地步。这一点,在他择偶的标准设计上便有充分的展示——
阿Z迈着稳健的步伐踱入省直机关属于他的那间不大而且已有三个人坐在里面的办公室,把大红的硕士学位证书放在属于他的那张不大而且挺旧的办公桌上时,还是独身一人,不是他不想找,而是“我爱的人儿已经飞走了,爱我的人儿还没有来到”——大学里的“鲜花”早被班里的班长、团委书记和几个虽和他一样是“平头学生”但长得比他帅、家庭比他的好的男生“拱”了;毕业后被人介绍来的十几个大点儿小点儿、黑点儿白点儿、高点儿矮点儿、俊点儿丑点儿的未婚和离婚的女子,对他那本硕士证书和他那副怎么也与“帅哥”两个字挂不起钩来的模样儿居然没有一个人“感冒”,连第二次应约出来的都没有一个;而他的研究生导师带的又是清一色的雄性动物,连一个“师姐”或“师妹”都没有。因此,他的“爱情鸟”一直没有飞进他的怀抱。
怀揣着沉甸甸的硕士学位证书,走在省直机关的大院里,望着身前身后身左身右的上级同级,想着他们没有一个兜里装有他手里攥着的硕士证书,阿Z感觉自己已不是过去的那个阿Z了,现在的阿Z是研究生,是国家干部,是“天之娇子的娇子”,那些曾经让他魂牵梦绕的女同学、女同乡、女同事再也引不起他丝毫的兴趣了。对未来的“另一半”,阿Z有了明确的标准。
不久,全机关的男男女女都知道了,阿Z的择偶标准是——身高:超过1.75米;模样:绝对漂亮;学历:名牌大学;工作:机关干部。那时,阿Z差2个月不到24岁。
那以后的一段时间,符合条件的女人或早就嫁了人,或还不想嫁人,或想嫁人而他又不符合人家的择偶条件不想嫁给他,24周岁生日过了,24周岁又过了1个月、1个季度、半年,阿Z仍然光棍儿一条。
眼看着离25周岁的生日只剩下1个月了,听着家里的老娘让人捎来说想抱孙子的口信,阿Z心里火烧火燎的,万般无其所奈之际,只好调整择偶标准——身高:高于1.70米;模样:漂亮,不再要求绝对;学历:大学,不再要求名牌;工作:干部,不再限定机关。
标准修订之后,亲戚、朋友、同事帮着介绍了几个,但或者是因为条件不符合所有标准阿Z不同意,或者是条件符合了标准人家却不满意阿Z的条件,26岁生日那天,老娘寄来了一封请邻居代写的家信,明确表示希望明年能抱上胖孙子。
阿Z心里那个急呀,实在弄不明白,自己一个堂堂的研究生,一个堂堂的国家干部,为什么就没有一个淑女来和自己“郎才女貌”呢?万般无其所奈,只得再次降低标准——身高:高于1.65米;模样:一般偏上;学历:大专也可;工作:教师也凑合。
可是,随着择偶标准的一再修订,阿Z的年龄也从不到24岁长到了26岁多,已经接近“大龄”边缘了,加上两三年过去仍然是“大头兵”一个,每月五六张“大团结”的工资连件毛料的衣服都不敢买,一辆“飞鸽”牌的自行车还是从二手车市场上买的,因而,对姑娘的吸引力每况愈下,半年下来,一个基本符合条件的女子都没有上门。
自身条件的变化不仅大大减弱了对姑娘的吸引力,对阿Z的自信心也产生了巨大的打击,迫使他为了完成传宗接代的艰巨任务,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调整着择偶标准。
27岁时的标准——身高:高于或等于1.60米;模样:一般就行;学历:中专也可以考虑;工作:公司职员也可接受。
28岁时的条件——身高:不低于1.55米;模样:只求不很丑;学历:只要上过学;工作:在城市里上班。
29岁时的要求——身高:不在意;模样:不在乎;学历:不考虑;工作:不要求。
到了30岁,阿Z咬牙切齿地发布了自己的择偶标准:一,人;二,女人;三,活的——只要能生孩子,齐了!
真应了“求之不得,不求自来”那句话,30岁生日刚过3天,把标准降到地平线以下一万米的阿Z的“桃花运”突然临头,居然有一个他上大学时追了好长时间没有追上的漂亮女同学年到“而立”没有找到合适男人,两人“同病相怜”,在一次同学聚会时由“暗送秋波”到“来来往往”,不久便把行李搬进了阿Z那间不算宽绰的单人房间,再不久又给他生了个8斤多的“小阿Z”!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