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皓清
皓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026
  • 关注人气:14,3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我解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022-05-21 07:34:34)
标签:

论语

孔子

见解

文化

分类: 《论语异论》
《论语》我解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论语》我解•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里仁篇第四》第二章——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目前常见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有仁德的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这里,把“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的“安仁”理解为“安于仁道”不应该有什么歧义,而将“利仁”理解为“只行对自己有利的仁”似乎就不十分准确了。本人认为“安仁”“利仁”即“安于仁”“利于仁”,有仁德的人会安心做仁德的事,有智慧的人因为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事、什么是不该做的事,所做的事情会是有利于仁德的。如果一个人只去做对自己有利的仁德之事,而不行与己无利甚至有害的仁德,即使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也绝不是一位有品德、有教养的君子,而此种人是不会入孔子法眼的,而且一定会被孔子卑视,只会被以小人称之,绝不会被赋予“智者”之谓。据此,本章应译为:
    孔子说:“不仁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穷困中,不能长久地处在快乐中。仁德的人安于做仁德的事,智慧的人做事有利于仁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