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普洱的彝族支系有哪些?有何特点?

(2012-10-22 01:05:00)
标签:

转载

分类: 艺术
  普洱的彝族支系有哪些?有何特点?  

茶马世家  紫娟
文章编辑、配图、上传:茶马世家苏博

    茶与民族文化是相生相依,互为荣倡的。在全力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今天,弘扬普洱茶文化,让它与云南炫烂绮丽的民族风情融为一体,不仅能提高和突出普洱茶的文化品位与特色,而且能丰富普洱茶的文化内涵。茶马世家素有茶中之王的美誉,是道地云南普洱茶中的典范。振兴茶文化任重而道远,作为有着“普洱典范,国饮世家,云南名片,世界珍宝”普洱企业,茶马世家将义不容辞,致力于弘扬普洱茶文化,站在做强做大云南文化产业的高度,来认真对待普洱茶文化的收集、整理与提升,将普洱茶打造成一个具有极高文化附加值的绿色产业。
http://www.13728.cn/UploadFiles/20111206205215279.jpg
    茶马世家普洱茶采用云南大叶种晒青绿毛茶经增湿渥堆及后熟陈化制得的产品,具有干茶色泽褐红、条索肥壮重实、耐贮耐泡,茶汤红浓明亮、陈香显著、滋味浓醇回甘,叶底褐色柔软的特点。茶马世家普洱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功能广泛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堪称云南普洱茶中之王,素有“普洱典范,国饮世家,云南名片,世界珍宝”之称。茶马世家普洱茶立足于世界茶源之云南,旨在创造优质、健康的普洱茶,传承深邃的中华茶文化。
    在中国人的眼里,茶不仅仅是解渴的饮品,更是生活中彰显文化品位的一部分。“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这是少数民族对普洱茶的评价,可见普洱茶在少数民族中的重要性,我国云南少数民族众多,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去看看彝族。    
    茶马世家通过整合一些资料发现,彝族支系众多,云南是彝族支系分布最多的省,主要的支系有诺苏、纳苏、聂苏、罗罗、腊鲁、撒尼、阿细、阿哲、葛濮、朴拉、勒苏、他鲁等。
    普洱的彝族支系有倮倮泼、腊鲁泼(香堂)、迷撒泼(蒙化)、罗卧泼(拉乌)、阿列(俐侏)、聂苏泼(罗武)等6支。各个支系来源不同。
    (1)倮倮泼。生活在普洱的年代久远,迁徙活动范围不大。倮倮泼是无量山、哀牢山山麓中最古老的居民之一,分布广、人数多,是彝族中一个较大的支系。明、清两朝,外省、内地移民大量涌入云南,一部分随军而来的汉族逐渐在倮倮泼居住区定居,与当地倮倮泼女子结婚,久而久之“变服从俗”成了倮倮泼的一员。施、张、罗、朱等姓的家谱,均有从外省、内地迁徙到此的记载。
    (2)阿列(俐侏)支系。聚居在景东彝族自治县安定、文龙等乡镇,是景东县境内居住较早的民族之一。明朝初年,大量军队开进景东屯田,随军进入景东的商人居民户增多,平坦的河谷地带和坝子被其他民族占据,当时还处于游耕状态的阿列入,只能向无量山的密林深处迁徙,辗转在茫茫林海中,靠种苦荞、芋头和狩猎为生。清朝中叶,哀牢山爆发了李文学领导的彝族起义,阿列人地区也有不少农民起义军队驻扎和开垦,给阿列入的社会带来了繁荣,促使阿列人转向定居农耕。许多阿列人的村寨均是当年起义军的营盘,迄今炮台和练兵场等遗迹仍依稀可辨。
http://www.13728.cn/UploadFiles/20111206205227201.jpg
    (3)腊鲁泼(香堂).支系。大多是清咸丰年间李文学起义失败后从哀牢山迁入;腊鲁泼(香堂)主要分布在无量山、哀牢山一带,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永平镇的腊鲁泼支系,因迁徙路径不尽相同,有李、周、张、朱、胡、陈、杨、戈等多种姓氏,如吴、戈两姓是从楚雄迁来的。
    (4)迷撒泼(蒙化)支系。于清乾隆年间从大理巍山一带迁入,大多聚居在景东彝族自治县的安定、文龙、保甸等乡镇,因迁徙到此地的时间和路径均不相同,有罗、张、白、李、杨、吴等姓氏,从罗、吴、张、李四姓家谱的记载看,他们是1382年一1390年(明洪武十五年至二十三年)随明军将领傅友德、蓝玉、沐英的军队由江西进人云南的,多数是副将沐英统领的士兵。
    (5)罗卧泼(拉乌)支系。于清初从玉溪新平迁入,他们一部分聚居在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老东、文龙等乡镇,他们原无姓氏,后来陆续有张、李、王、陶等姓的人搬来,他们也有了姓。
    (6)聂苏泼(罗武)支系。明末清初从玉溪峨山一带迁入,主要聚居在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孟弄乡,有杨、李、;范、施、普、龙、白、朱、卢、黄、赵、方等十余种姓氏。杨姓人数较多,据杨氏家谱记载,先祖来自西康凉山,后迁到通海县,继而又迁到新平县,因人口发展快,杨氏势力逐渐强盛,官府唯恐势大难治,强迫其迁往墨江一带。
    彝族迁入普洱定居后,长期受坝区傣族封建土司的统治。清王朝在澜沧江实行“改土归流”后,内地县的彝族主要在朝廷流官的统治之下,边疆地区的彝族仍受土司制度不同形式的统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彝族聚居区已普遍进人封建地主经济状态。
    彝族人民不仅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而且与普洱茶也有着千丝万缕的情结。生养婚娶、饮食起居、往来应答、岁时节令、占卜禁忌、丧葬祭祀、信仰崇拜等民俗中,都要用普洱茶来表达其意,婚姻民俗中有说亲茶、纳八普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达2000年之久。历经沧桑的普洱茶,至今依然受宠而且越来越受青睐,原因是什么呢?   
    经国内外有关专家的临床实验证明,普洱茶具有解油腻、消食、暖胃、化痰生津、促进脂肪新陈代谢,防治冠心病、降低人体所含三酸甘油脂、胆固醇、血尿酸、杀死癌细胞、抗突变、减肥、抗衰老、降血压、降血脂、除口臭、防龋齿、明目、抗辐射、减轻烟毒、醒酒解毒、消炎、杀茵、治痢、抗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且长期饮用无副作用。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喝了很久的普洱茶,都没有感觉到效果呢?
    茶马世家认为,只有真正的普洱茶才能起到这个效果,假茶、劣质茶、湿仓茶、回炉茶是不可能起到这个效果的,甚至会适得其反,危害健康。
http://www.13728.cn/UploadFiles/20111206205238374.jpg
    我国是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很多消费者很难将滑石粉与茶叶联系起来,可一些黑心茶商受利益驱使,竟然在茶叶中添加滑粉。这样可以使茶叶色泽光亮,品相诱人。
    昨日,记者从省质监局获悉,南平松溪质监局接到匿名举报称松溪郑墩镇加伦茶厂在加工的茶叶中添加药用滑石粉,质监执法人员到该厂突击检查,现场发现滑石粉包装袋若干,其生产的绿茶送检不合格,而后质监部门没收并销毁该厂产的3吨茶叶,并对该案立案调查。
滑石粉会致癌
    质监检验人员透露,滑石粉是用含有硅酸镁的矿石制成的,经常食用后会导致口腔溃疡和牙龈出血,若长期摄入则会致癌。
    那么,作为消费者如何去避免买到这些问题茶叶呢?
    包括茶马世家在内的从业人员都认为,从辨别真伪优劣普洱茶上是一个核心的方法。
做普洱茶行业,最要紧的是从业人员的道德和良心底线!普洱茶市场巨大,所以一定会有许多不法商家为求暴利,大做文章,茶马世家有义务普及普洱茶的知识以及提供给消费者辨别真伪和优劣普洱茶的技巧。
  观汤色
  茶叶会因发酵程度的轻重,时间长短而呈现不同的茶水色。新的生茶品呈现出金黄色,较淡黄。15年左右的生茶品呈蜜黄带琥珀红。30年左右的生茶品带枣红色略有茶气轻浮水面。 50年以上之生茶品带深枣红色。茶汤表面茶气有一层轻飘飘的感觉。
新的熟茶品,茶汤香气混杂,入口鱼腥味重且汤色水味重,呈深红色不透的感觉,茶汤混浊。
看叶底(冲泡后的茶渣)
  一、叶面展开度
  冲泡后很快开展的茶叶,大都是粗老之茶菁,条索不紧结,冲泡后茶叶逐次开展者乃制造技术良好、陈化期稳定、茶汤浓郁、冲泡次数亦多。叶面不开展或冲泡多次仍只有小程度开展的茶叶,则是制造过程失败或陈期时间环境不好。
  二、叶形整碎度
  叶底形状以整齐为佳,碎叶多且细杂则为次级品。
  三、茶身弹性
  以手指捏叶底,一般以弹性强者为佳,表示陈化期间自然、茶菁幼嫩、制造得宜,未被湿热、熟化处理。叶脉突显,触感生硬,叶面碎烂,无弹性感,则为次级品。  
  四、叶之新旧判断茶的陈化期
  生茶品随陈化期时间增长,叶底颜色由新鲜翠绿转橙红鲜艳;反之若是在潮湿不通风之仓储环境陈化,叶面将是暗黑无弹性感。
  “以茶取信,唯至诚可达四海;以茶传家,唯质优可传万世”,这是茶马世家传承百年的祖训,也是茶马世家秉承至今的制茶理念。

http://www.13728.cn/UploadFiles/20111206205331481.jpg
彩云之南绽奇葩,茶马世家闯天涯,
东风裁就三春叶,沃土催开九夏花。
茶马古道梦寻处,青峰峻岭饱烟霞。
若教陆羽持公论,茶马世家举世夸。
本文版权归茶马世家官网www.13728.cn/index.asp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普洱的彝族支系有哪些?有何特点?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