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间藏古陶瓷调查初探,之九

(2016-06-24 11:10:18)
标签:

财经

股票

时评

收藏

文化

三、简述各窑所见

7. 龙泉窑

 

安徽宿州至淮北隋唐大运河遗址曾出土过不少涵盖所有已知的龙泉窑系类器。因这是北上必走的运输路段,出土后迅速流失,当地人几乎看不到就分散了。大多是成批成组,重复多件的器物。

 


(苏富比2016中国艺术品拍卖,宋至明,龙泉窑青釉三足炉)

由于运河砂土借用黄、淮淡水,无任何酸碱性,河砂很细,如面粉。放大镜下观察,是表面泛铁锈黄的白色透明砂粒,正在风化成黄土,其砂粒状对器物包裹粘附不牢,易于清洗。有的混有运河污泥,附着器表有半粘性,淮北地区人们称为“饭粘子”,像饭碗未洗处粘附残羹状。如果整捆整船散落到砂土中,必然被砂土密实包住,类真空包装。一旦面世则光亮如新。

 


(苏富比2016中国艺术品拍卖,南宋,龙泉窑青釉盘)

龙泉窑器釉面光润,气泡小而密实,不易有浸蚀,只是在成捆器外围接触水土多处有土浸腐蚀痕,内里各器灿然如新。难怪,它们被带到浙江杭州一带熟悉龙泉窑的鉴别大家面前,皆不会获得首肯。他们由于没见过此类干净如新器,习惯了南北方酸碱性土质腐蚀的口沿足圈的吃水线,故心里疑虑重重,不愿接手。

 


(苏富比2016中国艺术品拍卖,南宋,龙泉窑青釉贴花双鱼折沿盘)

后有人称浙江地区鉴定龙泉和越窑只认傻子货。这些龙泉窑经数年后釉面气泡不断产生氧化,在接触空气、四季冷热中开始出现釉泡破损现象。原来开片不多的也慢慢出现大小不一的网络连接的新片纹,大的开片继续沿着几百年前发生的拉坯旋转内应力释放,由下而上开裂,或沿旋坯方向环形开片,有的片纹已发生“分崩离析”,以指甲横断划向片纹,出现割甲现象。其实片纹已分开并翘起,不在一个平面上。这就是老旧时代闻物无声的细微变化,非人工作为,需要数百年以上才有的奇特现象,也是我鉴定时常用的诀窍之一。

 


(苏富比2016中国艺术品拍卖,宋至明,龙泉窑青釉小盌、划花高足杯、八卦纹奁式炉)

高等级乱真的龙泉窑仿品必须作旧,他们采用的是已故老土专家大师配各种化学酸类,在超声波振动池内加温,作出口足的吃水线。但它是生硬的,腐蚀釉线过分齐整,不能形成深浅不一、里出外进的自然吃水线,只是局部整齐的,一样深浅的生硬吃水线。作旧的技术也有经验,要掌握好温度和时间,否则过度操作则釉层整齐脱落或成蜂窝状。

 


(苏富比2016中国艺术品拍卖,明,龙泉窑青釉屏风式香插)

对于这些近数十年面世的新物品,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考察,人们才会认识。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调查了解,到龙泉窑仿作第一线,各家大师处,静下心来住些日子,观看、询问、了解现今龙泉窑的水准及做旧手法,比照这些“流浪儿”,查找自己不认识的原因。

http://s6/mw690/001MwlERzy72J6LQGyNe5&690

(苏富比2016中国艺术品拍卖,十四世纪,龙泉窑青釉灵芝耳纸槌瓶)

若干年后它们迟早会“认祖归宗”的。近年景德镇仿龙泉窑,采用准确化学分析、配釉,技术高超,出了大量仿品。见有刻印花大盘较多,但忽视了烧造方法和垫具,胎多数白色,机械粉碎瓷土,不是老胎土,并未使用盘形支垫。

 

(封面图片来自苏富比2016中国艺术品拍卖,南宋,龙泉窑青釉直口瓶及青釉莲瓣纹盌

 

(本文选自《上海思想界》杂志2016年2月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