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暄民老師,看了你的:旧器如新必是宝一文,我的經历和經驗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真理。1979年开始向耿老師学陶瓷。那时除看博物馆,故宫,南京中央博物院外,就认准了走到那里捡到那里,捡瓷片。,全国各地都去捡,在西安一捡就是二十几年,每天早中晚三次,把西安城内所有盖楼的工地上痴迷的捡,清洗认识出土痕迹,及胎釉老化持征。其乐无穷。及后跟着老師全国去看东西,受考试,已积累十数万件真品的經驗。在京写书的几年,也是天天捡瓷片,发现並写出了北京四中,洪武瓷器新证。在全国的考察中又积累十数万件真品資料。在文物店的收购經營中,又移民香港在荷李活道开铺头的打拼中,及行遍欧美日台拍賣,古玩市场及与世界顶级古玩商们來往,交流,銷售中又积累了大量真精稀、高精尖的藏品知识,在香港这个世界中国古玩集散地的地方,每天都有丰富的新颖的古陶瓷学习,过手買賣,总之几十年沒有一天不看东西,沒有一天不研究探讨,思索,查考古陶瓷不解之迷。中间沒有一天停下來过。老師整天告诉我们要记住每天要看东西学习,否则不進则退。他自巳亦是如此作到了。
在后十年中,我主要参加了央视寻宝这个大实践,确实在二百多个大大小小的城市县城等亲身经历了全国各地大大小小藏友的新出土的藏品,其中在5千件乃至万件几万件的大藏家约一百多位都上手仔细研究过,也作了测量记录,照像,调查,追问出土源头。並抽时间去源头处调查摸底,掌握了全面情况,做到鉴定讲解有根据有道理,不是不懂装懂,讲不出所以然來。在海选的大场面上能面对几千人,上万件古陶瓷耐心细緻,和颜悦色给大家讲解,真在那里,假在那里,能使藏友都满意,应该做到,是一个文物工作者的良心和责任心。即古人说,但求无愧我心。直到今天仍是天天看东西,仍然不断有新发现,改写陶瓷历史的发现,藏友藏品在天天考我。前时用了四天专程考察了鲁山段店窑,所了解看到的情况和我几十年來过手的东西都对上了号,我曾说过,偉哉!段店窑。几十年我所收藏的藏品也累积一万五千多件,拿出柑少部分在安丘齐鲁酒地青龙古陶瓷小镇博物馆展出,我曾说,真正的鉴定家必需是一个收藏家。这点我深有体会。http://s10/mw690/001MwlERzy70TIOuW6Z09&690
旧器如新往往是高精尖的艺术品,敢认它,收藏它,研究它,不听任何人的反对,坚持住,终究就是胜利。因为
敢认它是你己积累了36万件博物馆级别的民藏好东西,你巳能解读它们,考证过,实地调查过,用你几十年积累的經驗严格审查过,所以你是先知先觉,往往你的认识水平要早于一般后知后觉的人十年以上或几十年以上。
蔡老师今天漫谈到此,以后再續。还是主题:旧器如新必是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