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少先队员评选后,我们该为孩子做什么?
(2010-05-27 00:57:59)
标签:
教育 |
分类: 家校沟通 |
又一次要面临少先队员的选举了,做为班主任,我故意把选举的结果推迟了一天宣布,因为我要用这一天想好怎样让班上的孩子正确的面对这件事情。毕竟,名额,名额,无奈,它还是5个……
手心手背都是肉,班上的好孩子真多,达到要求的也真多,可是要从他们这35个中间选出5个,这真是件难为的事情。我的内心真的害怕面对他们难过的表情,我不太担心被选 的5个,我更关心的是那没被选上的30个。我需要让他们明白没入选的只是这次的“赛跑”输了,入选的也不代表他们比别人优秀,只是这次赢了而已。——选不上不是老师和同学们否定他,只是这次输了而已。
班上孩子的状况,有些孩子在进步,有些孩子能持之以恒,可以说孩子们大部分都在努力,他们在争当“三好生”,争当“红领巾”。其实第一次选举后,很多孩子都没有太大的感觉,因为那时不懂事。如今这第二次,孩子们已经明白了红领巾是光荣的。所以,选举结果一出来,没有入选的孩子免不了难过,家长看到孩子难过免不了心疼。其实在家长的眼里,每个孩子都是心头肉,每个孩子都是最优秀。但对于我来说,我要权衡的是一个整体,所以每个被选的孩子身上必需要有一个让所有人敬佩的闪光点,他们需要成为全班人值得学习的榜样。激烈的竞争过后免不了伤心的眼泪。那么,此时我们大人们该做些什么?
回到家后,面对着即将入小学目前活泼天真的儿子,我在想,一旦他入学,我该怎样摆清红领巾在他心中的位置?结合目前班上学生的学习状况,我最大的感受是孩子们来到学校,不知学习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红领巾?100分?还是为了自己将来幸福的生活?我曾经在品德课上问过他们,家长给孩子讲过为什么到学校学习的还不足5个。确切的说,他们没有学习的原动力。他们只是模糊的以为三好学生是好孩子,红领巾是好孩子。可是一旦进入三年级以后,红领巾不再“物以稀为贵”的时候,人人脖子上都带着一条,这种动力一旦丧失,孩子又该为什么去奋斗?那时候他们的学习是否能持之以恒?所以,我们要让孩子们明白,学习是为了将来能更好的生活,活的更幸福。而红领巾只不过是学习这个马拉松赛中间的一个小小的里程碑,跑的快的跑到了第一个里程碑,只能说明你暂时比别人跑的快,不代表你会赢。因为“体力好”的说不定马上就会赶上你甚至超过你。
曾记得小时候,我学习的原动力就是如果不好好学习,就要留在乡下种地。抱着那个目标,可以说,学习真的不用父母操心。那时大多数的孩子,拿着学习和劳动相比,感觉学习真快乐。而现在的孩子,拿着学习和打游戏相比,当然学习辛苦。所以,如果我们再不让孩子明白学习和他将来的生活挂钩,他们永远都不会爱上学习。这种学习的原动力不再他们的心中扎根,那么竞争红领巾,三好学生就只会成为暂时的动力,新鲜感一过,学习的兴趣自然减弱甚至消失。
我想家长们要和孩子这样沟通(仅仅是个人意见):
1、
2、
3、
4、
两块石头
沙滩上有许多形状大小、色泽不一的石头。那些外表华丽、色泽鲜明、形态规则的大石头全被石匠运到城里砌高楼大厦了。时间长了,沙滩上只剩下两块大小差不多、外观丑陋的石头孤零零躺在那里无人问津。
关于林肯
林肯在他的生活中一直面对失败。他八次选举都落选,两次生意失败并且得了神经衰弱。他很多次都可以放弃但是他没有,因为他没放弃,他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故事一中华丽的石头就好像孩子们中的少先队员一样,他们暂时受人瞩目,而最后变成璞玉的石头同样镶在了大厦的顶上,和先前的石头一样屹立在城市之间发挥着作用。可见,持之以恒,不被困难打倒的精神更加珍贵。我们人类不像石头,今天我们被社会“选中,拾起”,他日我们不努力就会被“废弃”。可见,持之以恒,不怕困难比为了一个小目标出现的暂时性的努力可贵的多。而暂时性努力出现在班上很多孩子的身上,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引导。
刁智贤
201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