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了傅里叶变换的性质,我们就可以讨论信号周期化,或离散化,频谱如何变化?
3.9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设f0(t)是非周期信号,则其有傅里叶变换F0(w),它也是非周期的,是连续的。
如果f0(t)以T1做周期延拓,变成周期信号 f(t),显然在(-T1/2,T1/2)区间内f0(t)= f(t)
那么f(t)的频谱如何呢,与f0(t)的傅里叶变换F0(w)有什么关系呢。经过计算,我们知道f(t)的频谱是F0(w)的离散化,是以w1
(w1=2pi/T1) 为间隔对F0(w)离散,在每个离散频率点 (nw1)处,频谱密度是一个冲激,冲激强度与F0(w)在该处的取值
(即F0(nw1))有关。由
推导的过程是,先将f(t)写成指数形式的傅里叶级数,然后对该级数做傅里叶变换,而每一个谐波项的傅里叶变换是在该谐波处的冲激。记住这个推导过程就能自己推导出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由傅里叶级数系数Fn的计算公式很容易发现
Fn = F0(w)|w=nw1 再除以T1
实际上傅里叶变换是频谱密度的概念,而周期信号由谐波构成,其频谱分布只能出现在谐波处,在该处的谐波幅度是有限值(傅里叶级数的系数|Fn|)。以频谱密度来考察时,必然就是冲激形式了。
结论:
时域周期化,频域离散化
3.10 抽样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正好与3.9节相反,如果换成在时域离散化,那么在频域就是周期化
上面结论的推导用到卷积定理,信号在时域离散化是信号f(t)与一个周期信号P(t)(一般为周期冲激函数、周期脉冲、或周期三角波等)相乘,得到的抽样信号为fs(t)。
fs(t)的频谱Fs(w)与f(t)的频谱F(w)有什么关系呢?
推导的结果是:Fs(w)是F(w)的周期化,即F(w)以ws为周期重复。ws是周期信号P(t)的基波频率,称为抽样频率。因为Fs(w)在F(w)以ws为周期重复是,还要乘以系数Pn(周期信号P(t)的傅里叶级数系数),当然只有P(t)是周期冲激函数时,Fs(w)才是真正周期化,因为Pn都一样等于1/Ts。而当P(t)是其它周期信号时,Pn随P(t)一个周期内信号的傅里叶变换的包络变化,不是周期的,Fs(w)也不会是周期的,但它还是F(w)以ws及其整数倍nws左右平移而来。
推导过程应用卷积定理,抽样信号fs(t)= f(t)P(T) 时域相乘,频域相卷积,即F(w)与F[P(T)]相卷积。
频域抽样 同理-频域抽样,时域周期化
3.11 抽样定理
时域抽样定理 由fs(t)频谱可知,只要原信号f(t)频带有限
(最高频率是wm),则当抽样周期信号的频率ws大于等于wm的2倍时,Fs(w)没有频谱混叠,在0附近的频谱仍然是原信号的频谱结构。用低通滤波器将其取出就能恢复f(t)
频域抽样定理
信号是时限的,在频域中用频谱周期的信号对其抽样,频谱周期对应的时间大于信号时间上限的两倍时,抽样后的信号在时域不发生混叠。
总结:
周期信号傅立叶级数
(谐波分析,能量集中)
非周期信号傅立叶变换
(频谱密度,能量集中)
周期信号傅立叶变换
(时域周期,频域离散)
抽样信号傅立叶变换
(时域离散,频域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