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坐落苏州古城阊门外枫桥路西端,寺院坐东朝西,门对古运河,古属枫桥镇。始建于佛教盛行的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始名“妙利普明塔院”。唐贞观年间(627~649)浙江天台诗僧寒山(自号寒山子)曾住于此,唐代著名高僧希迁禅师于此创建伽蓝,遂额曰“寒山寺”。诗人张继于至德年间(756~758)途经寒山寺,写下了千古绝唱《枫桥夜泊》,自此钟声诗韵千载传。
寒山寺现存主要主要建筑和古迹有:大雄宝殿、庑殿、藏经楼、寒山拾得像、碑廊、钟楼、江枫楼等。
2019年3月25日于苏州寒山寺
和合祖庭。和合文化,一脉相承。和合理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合”二字均见于甲骨文和金文。和合就词义本身言,“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是结合、合作,融合。“和合”是实现和谐的途径,“和谐”是“和合”的理想实现。
寒山寺是“和合”文化的祖庭。“和合二圣”是寒山、拾得两位高僧的菩萨化身,百年来作为“家庭和睦,婚姻美满”的象征,是为掌管婚姻的“喜神”,并有“欢天喜地”的别称。佛家讲究“姻缘和合”。孔子讲“君子和而不同”,老子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孟子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讲“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和合”思想源远流长。
寒山别院,属寒山寺景区。寒山寺景区拥有“古寺、古桥、古关、古镇、古运河”。古寺即寒山寺。古桥指寒山寺两侧大运河上的江村桥、枫桥。即张继诗中“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江、枫这两座桥。古关指大运河和上塘河交汇处的铁铃关。铁铃关建于1557年,为明代抗击倭寇的关隘,城楼雄伟,现设抗倭史迹陈列室。古镇就是枫桥镇,粉墙黛瓦,一派姑苏水乡风光。古运河即开凿于隋炀帝时的京杭大运河。
寒山别院,修筑于1993年。园内植松、竹、梅、桂花、樱花。设有落月池、映月亭、愁眠坡、寒山桥、听钟坪、觅诗廊等。在松茂亭内,于1993年立了一块碑,碑文为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30岁时用行草书写的《枫桥夜泊》诗。
江村桥
铁铃关。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古镇、古运河
寒山寺殿宇大多为清代建筑,主要有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廊、江枫楼等。
寒山寺的建筑建筑布局没有严格的中轴线。寒山寺山门前面的石拱圈古桥是江村桥,桥堍与山门之间那垛黄墙称照壁。山门两旁两棵古樟。
黄墙内右为江枫楼,左为霜钟楼。
寒山寺布局,并不追求左右均衡,照壁和山门基本是一线相承,后边的大雄宝殿、藏经楼,并不在一条中轴线上;新建的普明塔院,则按南北向中轴线布局。寺中处处皆院,错落相通。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大雄宝殿,面宽五间,进深总共有四间房,房高12.5米。单檐歇山顶,飞甍崇脊,据角舒展。
殿宇门桅上高悬“大雄宝殿”匾额,殿内庭柱上悬挂着赵朴初居士撰书的楹联:“千余年佛土庄严,姑苏城外寒山寺;百八杵人心警悟,阎浮夜半海潮音。”
须弥座用汉白玉雕琢砌筑,晶莹洁白。座上安奉释迦牟尼佛金身佛像。两侧靠墙供奉着明代成化年间铸造的十八尊精铁鎏金罗汉像,乃由佛教圣地五台山移置于此。
佛像背后供奉着唐代寒山、拾得的石刻画像。
在古刹寒山寺的碑廊里,有一块石碑上面镌着唐代诗人张继的那首《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块由清末著名学者俞樾书写的石碑,已成为寒山寺中的一绝。寒山寺石碑高约3.5米,宽约1米。
藏经阁系原来收藏陈放经书处。面阔3间,宽9.8米,进深9.2米。藏经楼屋顶有《西游记》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悟净的雕塑像。
1941年秋,高冠悟等曾将原藏经楼略事修葺,易名霜钟阁。
一楼为寒拾殿。内墙上嵌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系禅宗)。还嵌有董其昌等人的书法碑刻。
钟楼,为二层八角。楼下石碑为重修寒山寺时所立,正面碑文为程德全所撰,碑的背面刻有重修寒山寺时募捐者的名字和金钱额。
传说张继诗中的钟就是悬于原来这里的钟楼楼上。钟楼建筑和这里的钟都不是唐代的了,这口钟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重铸的,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
法堂,里面供有三尊铜像。正中为唐代高僧玄奘,右侧为唐代高僧鉴真,左侧为日本高僧空海。
江枫第一楼,原楼已于三百年前塌毁。这幢建筑是苏州市人民政府为了保护文物古迹,在1954年重修寒山寺时,将苏州城内修仙巷内宋宅著名的“花篮楼”移建于此。
花篮楼,在建筑风格上,与众不同。这样的大楼房只有两根主柱,恰似花篮的提手,承受着全楼的重量。
一楼在大梁与前檐的接榫处,换上了两个雕刻精美的花篮。盘旋而上的螺旋式的楼梯,只依靠一根圆柱来承受全楼梯的重量。
普明塔院
普明塔院
普明塔,寒山寺始建时,就有“妙利普明塔”,后毁于战火,北宋重建宝塔,元代末年又毁,此后600多年,寒山寺一直无塔,建塔是寺僧们的心愿。
此塔是1995年秋建成,1996年10月30日举行隆重的开光典礼。
塔五层,高42.2米,呈正方形,为仿唐木结构楼阁式塔,塔刹为铜铸镀金,高9.6米,重12吨,塔外四周挂有108个风铃,塔内有木梯供游人登临。
闻钟亭
碑廊
日本友人于清末送来的铜钟。位于大雄主殿的右侧。钟面上镌有记述缘由的铭文。此钟一式共两口,一口悬在日本馆山寺,一口送来寒山寺。
看点:
寒山寺素以钟声闻名天下,每年除夕或元旦晚上,寒山寺都会举行敲钟仪式,钟敲108下。每一下代表一个烦恼,听完钟声,来年烦恼便随风而去(本篇文字摘自景点简介、百度及其它资料,谢谢原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