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1681---1762)清代经济学家、音韵学家,皖派经学创始人。一生蛰居乡里,以教书为业,著有大量治学必读著作,他精通中西天文历算,对“三礼”有精深研究,尤精音律声韵。其学以考据见长,被收入《四库全书》著作有二十七部186卷。
2018年3月28日于江西婺源江湾

善庆延庥:意为行善积德的人家,能世世代代平安

善余堂(中堂):积善人家,必有余庆
江永生平简介:

太平缸

受经堂:当年江永给学生们讲授经学的场所

乡贤

弄丸斋:这里是江永的书房。

弄丸斋
婺源人认为,在治学方面,朱熹第一,江永第二。

江永纪念馆

江永(1681---1762)清经济学家、音韵学家。字慎修,号慎斋,婺源江湾人。
江永生于寒儒世家,少年读书过目成诵。21岁考中秀才,蛰居乡里以教书为业。曾先后在婺源江湾、大畈、婺郊宜园、七里亭、休宁山斗、五城、歙县紫阳书院等地开馆授徒,束脩收入,尽以购书。
江永博学多闻,无书不读,读书好深思,长于比勘。毕生清贫,却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治学必读的著作。其中列入《四库全书》的就有27部,173卷。专心《十三经注疏》,于《三礼》有精深研究;撰《周礼疑义举要》,于经义多所阐发,其解《考工记》,对先秦名物加以考释,颇多创建;广摭博讨,搜集散见经传杂书中的古代礼乐制度,加以排比解释,撰《礼书纲目》88卷,补正朱熹黄干《礼仪经传通解》的不足,为学者所推重;精于音理,注重审音,撰《古韵标准》,论平、上、去三声,皆当为十三部,入声当为八部;又撰《音学辩微》、《四声切韵表》,阐明等韵学及韵书中分韵的原理。他在音韵学上所作出的贡献对后世影响最大。
江永知识广博,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长期专研数学,著有《算学八卷》;研究天文学,著有《历学补论》、《岁实消长辩》、《金水发微》、《冬至权度》等。他向学生传授知识,不仅局限于儒家的经传,而是涉及到天文、地理、历史等各个方面。
江永是吴皖派经学的创始人,治学认真严肃,一丝不苟。每著一本书,既采择前人的长处,又有个人独到的见解,成一家之言。同时注重“经世致用”,如实地把握研究对象,科学地探求真理,始其为此所用。他安贫乐道,鄙薄功名。早年提督学政檄升大学时历辞不赴;京师讲学时,深为跻身高位的方苞、吴绂等人所敬重,被举荐却竭力辞免;此后又多次被荐,都推辞不就。终生未仕,却非常关心社会民生,深切同情家乡人民的劳苦,并将所学的知识服务社会。
乾隆二十七年,江永因心力交瘁,病逝在江湾,终年82岁。
(文字来自景点简介,谢谢原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