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牵手009
牵手009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045
  • 关注人气:1,0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7走北方:阿里河,拜谒鲜卑族遗址~嘎仙洞

(2017-10-24 08:52:41)
标签:

2017走北方

阿里河

嘎仙洞

鲜卑族遗址

旅游

分类: 华北游

    克石去往加格达奇的途中,路过阿里河。同车的一位老人家建议我们,可以到阿里河下车,去嘎仙洞看看。

    阿里河---嘎仙洞---鲜卑族---北魏。她的前世,她的今生,迷一样的吸引着我们。关于北魏,仅有的那一点点认识来源于影视,北魏是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的北方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

    在去往阿里河的路上,还以为,阿里河与加格达奇一样隶属于黑龙江省,直到拿到公园的门票,才吃惊的发现阿里河属于内蒙古。

    嘎仙洞位于阿里河嘎仙山南侧25米处的陡坡悬崖上,是天然的山洞,很早就存在。

    沿着石阶走进嘎仙洞,洞内宏大,据介绍穹顶高20多米,南北长90余米,东西长28米。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基岩洞。也是“千古之迷”的鲜卑石室。据《魏书》载,“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南北90步,东西40步,高70尺”。1980年7月,考古工作者在嘎仙洞内发现了北魏皇帝拓跋焘于公元443年派遣中书侍郎李敞祭祖时所刻的祝文,祝文刻在距洞口很近的西侧石壁上。现存铭刻的文字201字,与史籍记载的祝文基本相符,证明了嘎仙洞就是《魏书》中提到的拓跋鲜卑的祖庙石室。这一发现结束了长期以来史学界对于拓跋鲜卑入主中原的发源地之争。

   我们去时,管理方出于安全的考虑,在洞口拦了一条警戒线,尽管好奇心让我们跨过了这条线,可也不敢造次,只在大厅短暂停留,洞内深邃幽暗,石壁上的祝文模糊难辨,拍出来也不清晰,还好园方在摩崖铭刻下立了一块临摹的祝文石碑,弥补了这一缺憾。

    拓跋鲜卑从这里走向中原,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大力推行汉化,最终融合其中。(部分文字来自景区简介)

 2017年7月1日摄于阿里河嘎仙洞

2017走北方:阿里河,拜谒鲜卑族遗址~嘎仙洞

2017走北方:阿里河,拜谒鲜卑族遗址~嘎仙洞

2017走北方:阿里河,拜谒鲜卑族遗址~嘎仙洞

2017走北方:阿里河,拜谒鲜卑族遗址~嘎仙洞

2017走北方:阿里河,拜谒鲜卑族遗址~嘎仙洞

2017走北方:阿里河,拜谒鲜卑族遗址~嘎仙洞

2017走北方:阿里河,拜谒鲜卑族遗址~嘎仙洞

2017走北方:阿里河,拜谒鲜卑族遗址~嘎仙洞

2017走北方:阿里河,拜谒鲜卑族遗址~嘎仙洞

2017走北方:阿里河,拜谒鲜卑族遗址~嘎仙洞

2017走北方:阿里河,拜谒鲜卑族遗址~嘎仙洞

2017走北方:阿里河,拜谒鲜卑族遗址~嘎仙洞

2017走北方:阿里河,拜谒鲜卑族遗址~嘎仙洞

2017走北方:阿里河,拜谒鲜卑族遗址~嘎仙洞

2017走北方:阿里河,拜谒鲜卑族遗址~嘎仙洞

2017走北方:阿里河,拜谒鲜卑族遗址~嘎仙洞

2017走北方:阿里河,拜谒鲜卑族遗址~嘎仙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