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在关心李白是哪里人

(2010-04-02 10:55:36)
标签:

杂谈

分类: 心情

          

            谁在关心李白是哪里人

   

    前几天,我的博客“个人中心”里显示雷达更新了博文《对川甘两地李白故里之争的回应》,一看标题我就不想去看。忍了几天还是去了。因为一直去,去了就留评论,不去会让人猜忌我匿名留评论了——对雷达的博文持反对意见者大多匿名评论。对于雷达的文章我作了公开点评,结合我对他两篇文章的评论,我作如下整理完善——

    去年,湖北安陆在央视做形象广告时,大打“李白故里”牌,引起四川江油方面的抗议,这李白故里之争一时引人关注。茅盾文学奖评委雷达便在博客贴出《李白故里在甘肃秦安》,认为安陆或江油都并非李白故里,真正的李白故里应该在甘肃秦安,并拿出李白的诗作来证明,劝大家应“尊重李白个人意见”。雷达此文被中国经济网、新华网、天津日报等数十家网站和报刊相继转载,甘肃媒体更是热炒,天水各界发起万人大签名要为“李白故里”正名,而江油甚至原本不争李白为乡贤的某些地方也坐不住了。

    雷达一文可谓风起而云涌,可喜?可叹? 作为有一定影响的文化界人士,雷达本是企图以其学识化解安陆江油之争的,没料到反倒推波助澜,掀起更大的波浪。

    要说起来,李白作诗行,那人喝酒像喝水般牛饮,半醉半清醒一会儿“我辈岂是蓬蒿人”,一会儿“安能折腰摧眉事权贵”。其实喜欢李白诗词的都清楚,李白也是有官瘾的,不过他是官场投机者(走后门之风也许他是始作俑者),他以帝王师自诩,不屑于考取功名入仕,却总干些干谒权贵、拉朋结友的营生,目的很明确,“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奉陪鸾辇出鸿都,身骑飞龙天马驹。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绶来相趋”。

    他说自己老祖宗生在“陇西”“金陵”,当时之人也不知有没有人说他攀名附贵借以抬高身位的;有人考证说,李白他爸爸是会念生意经的商人,他那李姓都是取巧的假货,这一点没听他自己提说过。看来李白酒量大是真的,再喝得烂醉如泥都保持头脑清醒,该说的说,不该说的打死都不说。

    李白年轻时自认具治国之才,奔走权门,借力打鸟,企图登上权力高阶而谋求于公于私皆有斩获,然,尽管他竭力逢迎也于事无补。世事难料,求仕不成反倒让这位自视才高八斗的人物亲近了底层民众,他喝酒吟诗不再仅仅为了心中残存的功名,更把目光投注到百姓疾苦上,从而留下众多为后世大众景仰之作。他纵情中华大地之山山水水而不絮絮叨叨祖坟在何方,李白字曰“太白”,他的眼光高可攀天而不拘泥于某时某地。他的豪情大过当今衣食无忧的文豪大家百倍!李白先人葬埋的宝地,李白胎液落地的经纬,李白玩尿泥的所在,李白醉酒呕吐的地方,考证起来不浪费光阴吗?

    争来争去给谁争名声?谁是受益者?
    文化人好面子,商人追求金钱。李白是哪里人,既关系文化人的乡土情结的面子,又关系会念生意经的谋财者的经济收益,地方官员借机批建个游览胜地既有政绩又有回扣,多方得利。这就是现实!
    在当今,人们的思想观念被经济效益牵拽着,各地都在借名人效应建造假景点、假古迹,复古的目的就是圈钱。当年隋炀帝到处建行宫,就是为了好玩;现在全国到处搞“三产”、开拓旅游项目,造假遗迹苦于没由头,文化人的考证之文当然窃喜的不是某一方面。文化人做着文化搭台的戏,商人们端着钱盘子挨个收着看客的钱,把寂寞得无处排解的游客口袋里的钞票掏出来撑破某些少数人的钱匣子,如此而已!
   
想起一件事,前些年我和一“混得好”的人物吃烟喝茶,他举例证明自己的能耐:他们村上两个妇人,为争谁是一只下蛋母鸡的主人打得头破血流,继而引发两大族群殴斗。就在难解难分之际,他到场弯腰拧住母鸡的脖子朗声言道:“这鸡是我家的!你们谁都别争,谁再多嘴我收拾谁!”众人哑口无言。雷达是文化人,在文化圈里可谓“混得好”,可他拧住鸡脖子反倒惹得四邻不宁!

    闹吧!我辈平头百姓且当看戏!

http://%69%6d%67%63%61%63%68%65%2e%71%71%2e%63%6f%6d%2e%71%71%64%69%79%2e%69%6e%66%6f/a/s/m.ph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水仙为我绽放
后一篇:家有独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