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札记:一位历史老师的执著“奔跑”
(2016-10-24 01:45:52)
标签:
执著奔跑状态奇迹 |
分类: 人生随想 |
2016年10月19日
今年7月3日,他作为一名新手参加了在龙盘山公园举行的马拉松比赛,最后,算是坚持“走”到了终点。经过三个月的锻炼,10月15日的绣源河马拉松比赛,他已经跑到本组的第二名。10月16日,他再接再厉又参加了在长清园博园举行的马拉松比赛。赛前,有关人士预言他跑不进前二十名,结果,他跑到了全省第十七名,实现了本年龄段的突破。“希望用这种形式能影响到学生们,因为我的亲身经历应该比别人的例子更加鲜活。”高飞的微信签名是“生命不息,运动不止。”他说,奔跑,将成为自己以后的一种人生状态。
前段时间,鼻炎发作,但是高飞硬是跑完了三十公里,再马上回来上课,他告诉学生们:“不要老是给自己找理由,因为失败才需要理由。”他的这种精神,学生们耳濡目染,受到很大的影响。历史课代表张琰超,来自外地,也是高飞的麾下爱将。“绣源河的马拉松比赛,高老师冒着细雨奔跑,最后的成绩是第二名,我亲眼目睹了整个过程,感觉很震撼。今年十一期间,我用四个半小时登上了泰山,最艰难的时刻,我就想到了高老师并不高大的身影。”他说和高老师还有个约定:希望等到高考结束以后,一块去攀登峨眉山,
杨珊珊,在班里的成绩属于中上游,但高老师非常看好他,觉得她有成为黑马的潜力。“作为成绩一般的学生,我压力比成绩好的同学还大,有时候会感到非常迷茫。老师经常告诉我们跑步的经历,每次当我绝望的时候,我就以他的经历激励自己,希望能突破自己。别人能行,我也能行。高老师的目标是跑到本年龄段的全国前三名,目标远大,对我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据高飞介绍,杨珊珊做的学习计划在全班是最详尽的,并且每天她还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现在的进步很大。
高三(22)班,因为各种原因,已经换了多个班主任,高飞临危受命,接下了这个“烫手的山芋”。他刚送走了一届毕业班,按说应该去教高一,因为他太优秀,所以最后确定他来带这个班。领导们信任,学生们崇拜,高飞重任在肩,感慨良多。“接班之前,有的同事就劝我,接这个班有可能砸自己的牌子。我没想太多,就想陪学生们走一年,无论结果如何。跑步不会影响我的工作,只会形成良好地促进,让我不松懈,时时刻刻充满斗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