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卡若拉

标签:
卡若冰川羊卓雍湖 |
分类: 西藏随笔 |
http://s13/bmiddle/6151627fha4b68004dd7c&690从日喀则回拉萨,一路好风景。为避免走重复路线,我们绕开了从拉萨过来时的国道,走上了去往羊卓雍湖的省道。灿烂的阳光洒向美丽富饶的江孜平原,仿佛温情的母亲怀拥着水嫩欲滴的娇媚婴儿。越野车亲吻着笔直的柏油路面,遍地绿树黄花从车窗徐徐闪过。突然怀疑,这里究竟是雪域西藏还是烟花江南?
再往前行,树越来越少了,再前行,绿色突然消失了。眸子里的画面就像照相机调整了色别功能,一下由彩色转换成了黑白,而且以白为主——到处都是雪。
车一直在爬坡,离开江孜县城 71公里,我们在一处风很大的地方停下http://s1/bmiddle/6151627fha4b557faa670&690了。加布告诉我,这里就是卡若拉山口,抬头北望,那就是卡若拉冰川。
车外极冷,脑袋塞满了眩晕,冰刀似的冷空气切割得皮肤生疼,才让我们清醒了稍许。
四处张望,并没觉得冰川与雪山有多大区别。加布说,要见冰川真面目,你得顺着这条沟往雪山深处再走上三天。呵呵,明白了,大自然的奇异尊容都这样,须得千难万险始出来。
雪山苍茫绵延,无雪之处,青黑色的山脊裸露着嶙峋怪石,几分肃穆中又显出一派傲骨气节。从内地来的朋友全华和五龙拿出相机,恨不得把眼前奇景全部收进镜头。小表妹会宁是此行团队中“小熊猫”级的保护对象,虽然高原反应比较重,这时也兴头十足地摆了几个paosi,不停地拍照留影。
http://s15/bmiddle/6151627fha4b557eb619e&690意念中的冰川,应该是雪山上的千年积雪在阳光作用下流淌下来,形成巍峨壮观的冰雪瀑布,这个理解得到了加布的肯定。他说,卡若拉冰川是拉轨岗日山脉冰川带中最大的一个,面积为9.4平方公里。它的主峰是年楚河源头之一的乃钦康桑峰,我们现在就位于乃钦康桑峰南坡的卡若拉山口,海拔高度5036米。卡惹拉冰川瀑布在山口北面5600米左右的悬冰川地带,冰川上头有一个坡度缓慢的冰帽,下头是两条悬空的冰舌。东冰舌长3公里,宽750米,末端高5233米;西冰舌长4.5公里,宽1.5公里,末端高5145米。近前观赏,会让你惊愕的犯傻。
http://s16/bmiddle/6151627fha4b557eb7fdf&690哦!冰川。想象那份雄壮,必是天下奇观!如果说中国是世界上冰川面积最大的国家,那么西藏无疑是中国冰川的母亲。因为这里绵延不断的高海拔雪山形成的瀑布,占到了中国冰川总面积的47%。(这是后来在书里面查到的)
车继续前行下山,心里想着该逐渐走向碧水绿地的暖色草原了,却不料又突然遭遇了更严酷的寒冷,严格意义上说是遇上了雪灾。看不见影儿的大风搅动着雪花夹杂的冰雹,噼里啪啦砸向我们的车体,气氛顿时肃杀一片。
http://s8/bmiddle/6151627fha4b591c80957&690我知道,有许多人就是在这样的风雪中被冻伤截肢、脱落了耳朵,或者被吞噬掉了生命。但我们是辛运的,尽管越野车在看不清路的雪原上变成了“冰狗”,我们还是在车里边挺过来了,因为发动机释放着暖气。
上路时感觉仿若身在江南,一点下雪的迹象都没有,这才个把钟头便风雪交加。短时间内发生的这种自然的蜕变和心理思维的逆差让人瞠目结舌,这或许也算是一种“高原特产”吧。天候与自然生态的垂直分布,让我再一次领教了西藏的神奇。
http://s6/bmiddle/6151627fha4b5df7b9cbc&690想起一位作家曾说:“一个人要驻足高原多久,才能算真正站稳?一个人要在风雪中坚持多久,才能算抵御住了严寒?一个人要在西藏走多少路,才能懂得高原?答案就在风中。”经典!
此行与风雪会晤,我切身验证了这个答案。在荒蛮无边的雪世界里,人的生命力和意志力的确是有限的,有时真的不及雪下面那浅浅的草,更不及那山巅上飞过的鹰。
云层徐徐散开,阳光像剑一样直射下来,大地一片晶莹闪亮。没有散尽的云朵滚动着,黑白交织成烟灰色,低得伸手可及。心情也立马晴朗了许多。
http://s9/bmiddle/6151627fha4b5586573d8&690车行至山底,碧蓝清澈、绚丽多姿的羊卓雍湖展现在眼前。湖边水草丰美,牛肥羊壮;湖面浮光跃金,渔舟片片,;湖岛上黄鸭成群,天鹅起舞;湖对岸山峰迭起,白盔银甲。远处藏家女孩穿透力极强的歌声传来,荡起清脆空灵的回响……
“天上仙境,人间羊卓”,妩媚妖娆的湖光山色将我们带出了风雪世界,带入了醉心迷神的静谧。
好友雅评敬录
-
-
-
-
积雪是景,
雪化生绿也是景。
常穿行于景中,
你就是那一道别致的景。
站在风雪卡若拉远眺
你满眼是冰川雪景;
站在江汉大平原仰望
我心中有道亮丽的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