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7/bmiddle/6151627fh756aae59f836&690人们都说,先有大昭寺,后有布达拉。布达拉宫是拉萨的标志,大昭寺是拉萨的母亲。因此,没到大昭寺就等于没有真正到过拉萨,这话一点不假。只是,我并非佛教徒,在拉萨生活几年,入寺参拜仅有一次。对于环绕寺院并且蜚声中外的八廓街,我倒是情有独钟一去而再去,往返无数。那里,是个感受西藏风情的绝佳场所。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厚土人情,可以在那里一览无余。
大昭寺是松赞干布为尼泊尔赤尊公主修建的。1300年前始建之时,天资聪颖、谙熟星象五行学说的文成公主,从选址到督建投入了大量心血智http://s15/bmiddle/6151627fh756aae87b60e&690慧。寺院落成后,她又观察天象地理,为这座香烟缭绕的宏伟建筑赋予了“八廓”之说:“天如八福轮,吉祥无比;地比八瓣莲,福运亨通;群山如吉祥徽,瑞相拱照。”从此,环绕大昭寺的转经街道便有了一个圣洁而动听的名字——八廓街。手摇玛尼轮的藏族同胞一代代踩着这条街道的石板地走啊走,他们磕头祈祷,循环往复,终于在寺院周围的一片沼泽上走出来了一个布达拉宫,走出来了一个罗布林卡,走出来了一个拉萨城,走过了汉藏民族文化交流的丰厚历史。
时代在飞速发展,随着大昭寺朝圣人群和经商队伍的不断增多,今日的八廓街已经异常繁荣。
http://s7/bmiddle/6151627fh962b1f855496&690感受了这个古朴场所现实的流动与飞扬的活力。
八廓街上每日的主流声音有两种,一种是朝圣队伍祈福祷告的喃喃声,这声音伴着一个个手摇玛尼轮的转动摩擦,形成雄浑的音波群,经久不息;另一种是商家与消费者精打细算的讨价还价声,音波有点紊乱,却自成体系,那是来自中外四面八方的方言汇展。我想,或许正是这两种迥然不同的声音的交互碰撞回响,才形成了八廓街今天的独特魅力。
双休日,八廓街的人流中活跃着一些小学生,充当着游客的义务小导游,藏族小孩那日和回族小孩尕努就是其中的两位。他们的父母亲都在八http://s5/bmiddle/6151627fh756aae6c4c14&690廓街上做生意,自己又都从小在这里长大,凭借五年小学对八廓街历史和人文的熟悉了解,为远方来客提供一些无偿的服务,既兑现了对神佛的承诺,又践行了老师的教导,还满足了父母和自己的一番善念。他们,是这条古老街道上一个非常和谐的音符。
68岁的尼泊尔商人达尔玛,算是八廓街上的老主人了。一间上下两层不足百平米的老屋,是他和老伴生活居住了40多年的空间。一层为商铺,二层住人。近半个世纪以来,尼泊尔的银器饰品和名贵特产在这间老屋里
进进出出,流量无数。异国古土的亲戚朋友不时来拉萨观光小住,品味着http://s15/bmiddle/6151627fh962b47fb5c2e&690如同拉萨人到了上海一样的惬意和享受,达尔玛夫妇便也有了十足的成就感。他说,现在自己老了,但舍不得离开拉萨,也舍不得离开中国,生活在加德满都的儿子很快就会来八廓街接替他的事业。
八廓街,一条圣城拉萨的商业街,一条雪域佛国的宗教街。白天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夜晚华灯闪烁空灵静谧。月上树梢,即使客人络绎不绝、浪漫无限的“情人餐吧玛吉阿米”内外,也静美的出奇。唯独,街灯下虔诚长磕的佛家弟子用身体摩擦地面的飒飒声,诉说着古老长街的魅力故事……
http://s16/bmiddle/6151627fh756aae555d7f&690
曾经登过泰山,游过南天门至玉皇顶的“天街”,觉得那是天底下最最高的街了。到了拉萨才知道,就海拔来讲,玉皇顶的天街比之八廓街来,如同小兔与大象比高。八廓街才是名副其实的天街。并且,它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实人气指数都称得上奇高无比。
八廓街,永远的天街。
(注:本文插图选自百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