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体适能之---协调

标签:
健身协调性协调能力体适能厚纸台北市体育 |
分类: 体适能 |
运动体适能-- 协调
协调能力受遗传的影响很大。运动中的协调性可分为神经、肌肉和动觉协调三部份。神经协调是在完成动作时神经过程的兴奋和抑制的相互配合和协同;肌肉协调是指肌肉适宜而合理的用力,其中包括工作肌用力的程度和用力的时间程序,而用力的程度取决于参与工作的肌肉和肌纤维的数量,用力的时间程序则是指肌肉紧张和放松的相互配合。动作协调性是有机体各部份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相互配合,取决于本体感受所提供的信息。
影响协调性之因素
1.遗传---由于神经系统对协调性的影响很大,而神经协调又主要是先天的,因此,遗传对协调性好坏的影响很大。
2.生长发展---协调能力是人体各种机能的综合表现。年龄的成熟,各器官机能也会随之完善,因此,协调性也会因而改善。 A.7 至14岁是发展协调能力的最有利时期;其中6至9岁是一般协调能力发展的最有利时期,9至14岁则是发展专门性的协调能力最为有利。 B.13至16岁(即青春期开始后的几年内)协调能力的发展则不太稳定,可能是由于心理及内分泌产生急剧变化所致。 C.16至19岁,此时期发育趋向结束,而其他的体能要素也已得到发展,因此,可表现出极好的协调能力。
3.其他各项体能要素之发展情形---动作技能的完成需要各项体能要素为基础,尤其是对完成技术过程中的肌肉活动而言,直接与力量、速度、耐力、平衡等发展有关,因此,其他各项体能要素的发展过程与协调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如何培养协调能力?
1.要想培养协调能力,要解决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A.克服肌肉不合理的紧张
B.提高维持静态和动态稳定性的能力
C.提高「空间感觉」和动作的空间准确性
2.培养协调能力可采用以下方法
A.用不习惯的姿势开始。
B.反向完成动作(镜面练习)。
C.改变动作的速度及节奏。
D.采用游戏的方式使练习变复杂。
E.利用不习惯的组合,使原本已习惯的动作复杂化。
F.练习时附加重物。
协调性测验方法
1.主试者的先前工作
主试者必须自制测验工具。
A.准备一张厚纸板,在纸上划一横线将纸区分成上下两等分。
B.利用圆规在厚纸板上划上六个相同大小的圆形(所绘制的圆形直径约3.25吋,或必须大于一般我们所饮用的汽水罐),且在左右两边的圆需与边相距2.5吋。
C.完成后由右至左在圆内标记1至6的数字。
D.准备厚纸板、三瓶汽水罐(满的)、一张桌子、一张椅子、一只码表。
E.将厚纸板放置在桌面上,让受测者坐在桌前保持中间位置。
F.采用惯用手来进行测验;假如右手为惯用手,将三瓶汽水罐放在厚纸板上并遵循下列方法进行测验。罐1放在圆1中间,罐2放在圆3中间,罐3则放置在圆5中间。
A.测验时,以右手指握紧汽水瓶罐,肘关节约成100~120°(见上图)。
B.当主试者给予开始的手势且码表开始计时,汽水瓶罐则开开始轮转,将罐1倒放在圆2内,罐2倒放在圆4内,罐3倒放在圆6内。
C.以最快速的动作轮转这三个瓶罐两回(见下图),让最后的瓶罐回复到最初的位置,才完成了此项测验。
D.必须注意的是在测验的过程当中,假如汽水瓶罐压到圆的线或者超出圆形(亦即失误),测量的结果则不算,必须从新开始,一直到没有错误才算是成功的测验结果。
E.如果受测者选择以左手(惯用手)来测验,就从左向右开始,此时罐1放在圆6中间,罐2放在圆4中间,罐3则放在圆2中间。测验的流程则是将罐1倒放在圆5,罐2倒放在圆3,罐3倒放在圆1;如此进行两次的轮回,完成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