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学咏春诗015

(2021-04-20 15:12:29)

王令《送春》

 

 

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译文

暮春三月,有花儿残败,也有花儿盛开,低矮的屋檐下,燕子日复一日,飞去飞来。

半夜时分,杜鹃鸟带着血痕,还在声嘶力竭地不停地啼叫,鸟儿相信,只要千呼万唤,春风就会回来。

 

注释

更:再,重。

檐:屋檐。

子规:杜鹃鸟。

啼血:形容鸟类啼叫的悲苦,一般指杜鹃鸟的啼叫。

 

赏析

  花落花开,燕子离去了还会回来。那眷恋春光的杜鹃,半夜三更还在悲啼,一定要把春风叫回来,它不相信东风是唤不回来的。

这是一首写景的七言诗,表现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诗的前两句写景为主,后两句由景生情,抒发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追求。

  诗中的“落更开”描述了三月的花谢了又开,表现了春光未逝;“燕飞来”描述了低矮的屋檐下有燕子飞来飞去,表现了春光生机犹在写出了暮春景象:春光未逝,生机犹存的特点。

  后两句以拟人的手法来写了杜鹃鸟,塑造了一个执着的形象,借此表现自己留恋春天的情怀,字里行间充满凄凉的美感。

  东风就是指春风,子规,杜鹃鸟经常在暮春啼叫。

诗人用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来表达竭尽全力留住美好时光的意思,既表达珍惜的心情,又显示了自信和努力的态度。表现了自己顽强进取,执着追求美好未来的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这首诗的子规(杜鹃)与以往大部分诗里借喻哀伤,凄切的含义较不相同,带有比较积极的意义。

 

《送春》最突出的特点,是诗人寓情于物。花开花落,燕子飞来,子规夜啼都是自然现象。然而诗人认为,花也好,燕子也好,子规鸟也好,它们这样做都是为了把要消逝的春天唤回来。春光没有尽逝,生机犹存。 子规不停地啼叫,不信唤不回已渐渐消逝的春光。最后两句诗人借此表达顽强进取、执著追求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突出了坚定的信心。

 

作者简介

王令(1032-1059),字逢原,初字锺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於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为生,往来於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宋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为知己,遂以文学知名。卒於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主要学习网络:古诗文网  搜狗百科

春学咏春诗0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春学咏春诗014
后一篇:春学咏春诗016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