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温地雷战:让300多名日军坐吃山空不攻自破(2)

(2011-04-14 13:50:37)
标签:

下村

地雷战

据点

防御性武器

进攻性武器

军事

分类: 军史钩沉

三、围攻——地雷战的成熟期

为了彻底瓦解敌人意志,粉碎其扫荡企图,民兵们创造性地将地雷战与游击战、麻雀战有机结合起来,巧设地雷将敌人困在半路,让其有来无回。民兵一旦获知敌人准备实施扫荡的情报后,便迅速通知周边村庄的民兵和百姓在村子外围埋好地雷。等到敌人来到雷阵前,一边组织民兵游击队打击敌人,吸引、牵制敌人注意,同时又组织部分民兵迅速在敌人回撤的道路上埋设地雷,甚至将地雷埋到了敌人据点外围,断其退路,用地雷死死地将敌人困在半路上,使其寸步难行、逃无可逃,尔后再围而攻之,步步蚕食、各个击破。

敌人的下村扫荡行动屡遭挫败后,便逐步将兵力向据点内收缩,后勤补给也由原来的“下村抢粮”变为逼迫百姓“送粮”,或是自己用车队、船队运粮。面对敌人坚固的据点、炮楼,民兵所装备的土枪根本无可奈何。于是,民兵们又创造性地发挥地雷的进攻效能,将其埋进敌人据点,或在敌人车、船队必经的路线上埋设地雷,对敌实施围攻。

1944年夏天,敌人从青岛调来300多名日军,妄图和行村据点里的敌人一道向我实施反扑。民兵于化虎闻讯后化装成敌兵,携带4颗共百斤重的地雷,趁天黑尾随在敌人队伍后面混进据点并隐蔽起来,待到敌人都睡下后把地雷埋在据点内的操场上,然后翻过围墙返回村庄。第二天一大早,当据点里的敌人在操场集合时,4颗地雷接连爆炸,共炸死敌军33人,重伤4人,轻伤多人。为了彻底切断敌人的粮食供给线,民兵们在敌人运粮车、船队经过的线路上埋下钉子雷、水雷,炸毁其车、船,抢回粮食,彻底切断敌人据点与外界的联系,使据点里的敌人坐吃山空,不攻自破。

为了有效实施防御而诞生的地雷,通过勤劳、智慧、勇敢的中国民兵的创造性运用,使地雷的进攻性得到有效的发挥,地雷也逐渐由单纯的防御性武器发展成为有限进攻性武器,死死地将敌围困在据点内,使其寸步难行。这也标志着地雷战运用的成熟。(钟 磊 熊 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