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志愿军与美国精锐遭遇战:手榴弹在敌人头上爆炸(2)

(2010-08-24 14:45:21)
标签:

军事

手榴弹

冲锋枪

志愿军

唐满洋

美国

分类: 军史钩沉
  然而,老唐的运气却好得不能再好。战斗结束以后,连比划带说地问俘虏:“你们指挥官是谁?”有人沮丧地一指老唐脚前那睡袋--就在那里……

    这鲁莽的一枪,引来的是一片大乱。但对志愿军的夜袭部队来说,响枪的时候唐满洋身边只有几个人,大多数战士还在小山的半腰。好在唐满洋带的兵,全是老兵,战斗经验极为丰富。63军脱胎于冀中野战兵团,很多“老”兵年龄只有二十出头,却已经打过四五年的仗。河北老兵油滑得很,几乎个个都是一对射就拿子弹往头皮上蹭,一拚刺刀就往人家大腿上开枪的主儿。现在听顶上一声枪响,老兵们知道战斗已经开始,但自己根本来不及加入,怎么办?他们不约而同地掏出手榴弹,照着上面就扔--冀中野战兵团是和日军作战中诞生的,土八路装备差,最看家的本事就是扔手榴弹。

    从我们后来得到的资料分析,这批美军空降兵中,至少有一部分是按照美军游击战专家阿图·邦特的建议建立的特种部队--游骑兵。他们都是军中最精锐的官兵,拯救大兵瑞恩就是他们的得意之作。这支戴贝雷帽的部队通常都是大军的开路先锋,他们的座右铭是“游骑兵,打前锋(Rangers,leadtheway)”,绣着Ranger字样的黑色贝雷帽及飘带型臂章,一直是游骑兵的象征。

    精锐就是精锐,他们的反应很快,听到枪声很多人从梦中醒来就去抓枪。而河北老兵的手榴弹,此时正好在他们中间开花。剧烈的爆炸声过后,第一批跳起来的美国兵几乎没有能够直立的了。

    对老兵来说,枪声就是命令,所以,尽管已经几天没有正经吃过东西,但唐满洋的一声枪响仿佛给部下打了强心剂,他们投出手榴弹,随即以惊人的速度攀越障碍,冲进美军宿营地的时候,美国兵还没有几个人能拿到武器。

    此后的战斗变成了一场混战。这场混战是一边倒的,因为美国兵几乎没有人在射击。大多数美军连冲锋枪的保险都来不及打开,就遭到志愿军的攻击。而且由于失去了指挥,美军此时乱成一团,何况如果这时能用冲锋枪扫射,很可能把误伤战友。

    这不是肉搏,唐满洋的部下用的都是上了刺刀的苏联骑枪,面对这种寒光闪闪的东西,美国兵短短的冲锋枪根本无从招架。

    入朝换装的时候,唐满洋憋了一口气:566团只有第一连(尖刀连)全部换装了波波莎冲锋枪,其实要论战斗力,一连里还有不少是从东北入伍的新兵。他所在的三连呢,就是因为排了个第三,结果只给换了苏联骑枪。这玩意儿看着好,可打起来三发子弹就贴壳,哪有一扫一片的冲锋枪管用?要不是用冲锋枪每人要携行五百发子弹的规定让人有点儿胆寒,老唐早就连部营部一级级找上去了。

    现在看来,用这落后的家伙也不是没好处的。美军没有死战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美国兵乖乖举起了手。只有少数人还在和志愿军纠缠,但也主要是在挣扎着逃跑,并没有多少还手之力。

    老唐自己对冲锋枪没兴趣,他用惯了的二十响驳壳枪可连发可点射,威力不亚于冲锋枪,要想过瘾老唐更喜欢用郭留诺夫重机枪,那可是飞机都打得下来的玩意儿。

    可能读者朋友要问了,唐满洋当时也在小山顶上,一排手榴弹他没事儿么?有事儿那就不叫唐满洋了。他一枪击毙美军指挥官,正要迈步的时候,忽然天上乱鸦投林一样飞过一群怪鸟。老唐马上明白这是部下们拿自己开涮呢:“你们扔手榴弹倒是招呼我一声儿啊!”几乎是本能,老唐一头扑倒在地。所有的手榴弹都投在老唐前面,这就叫默契。

    老唐爬起来后没有参加搏斗,而是靠一双夜眼,甩着一支驳壳枪,一边往前走一边打,只要看到还有美国兵在和部下纠缠,老唐甩手就是一枪。的确是甩手一枪,因为他用驳壳枪的动作很特别,不是瞄准了打,是一甩一甩地打,向外甩着打,演示的时候仿佛拿鞭子横着抽人。我曾给一位河北的抗日老兵表演过这个动作,这位罗金宝的原型之一叹口气说:“老唐这样甩着打的都是神枪手啊,那是拿子弹喂出来的!”

    打了几枪,没法打了--只见一个战士和一个大个子黑人兵滚成一团。老唐比了几下始终没找到机会打,一偏头,对通信员说话了:“姚显儒,咱们新发的那个小刀子,不知道快不快……”

    三 63军中的两个异类

    老唐说的“小刀子”,指的是苏式骑枪上用的刺刀,这东西形如短剑,三锋开刃,也可以做匕首用。唐满洋自己用的是驳壳枪,姚显儒用的是冲锋枪,本来都用不着这个东西,可唐满洋一看就喜欢得不得了,愣给自己和姚显儒一人弄了一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