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解放军报)
“蘑菇云”升起,“娘子军”玩命般冲进了爆心;对功臣的最高奖赏,孔雀河里洗把咸水澡!
女兵们日夜盼望的日子终于来临了,1964年10月16日,她们看到爆心位置耸立起一座百余米高的铁塔,塔顶耸立一栋金属构造的小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像一个熟睡的孩子,正静静地躺在那里。随着倒计时,戴着防护镜的官兵,把目光都齐刷刷对准了爆心,生怕错过那激动人心的一刹那。“起爆”!14时59分40秒,寂静的罗布泊上空突然出现了一道耀眼的闪光,一团巨大的火球凌空而起,冲击波狂风般地向周围卷去。一阵雷鸣声消失后,雪白的浓雾在空中急剧翻滚,浓烟挟着尘柱滚滚上升,而后,漫漫大漠中冉冉升起一朵巨大的蘑菇状烟云。
士兵们把帽子高高抛起,拼命地喊着、笑着,有的相互抱着哭成一团。此刻,蒙古族女兵哈森,正全神贯注地操纵着当时国内最先进的手摇计算机,准确地计算着密密麻麻的各类数据,她心里清楚,这里的每一个数据不仅要绝对保密,而且它的经济价值也相当惊人;主控台的女兵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测试仪和荧光屏上,她们控制着核试验场的几百台仪器,哪怕是一丝的疏忽,造成的损失都将不堪设想。忽然,人们吃惊地发现,一队“娘子军”玩命般冲进了爆心。黄建琴、曹淑华、常瑞联等几位穿着防护服的女兵,冒着核辐射沾染的危险,快速了回收取样作业。这时,爆心地表温度仍高达100摄氏度,核辐射仍在10伦琴以上。女兵们心里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尽管穿着防护服,高温特别是核辐射,仍有烧伤皮肤、杀伤神经、导致毛发脱落、视力下降、失去生育能力等多种疾病的危险,但为了完成共和国交给的光荣使命,她们毫不畏惧,作业中,有的防护服被烧焦,有的鞋底被烫化,疼得钻心……
原子弹试验成功后,为“奖励”功臣,领导特意安排“娘子军”洗一次澡。用她们的话说:这可是最高的“奖赏”!在这浩瀚的大沙漠里连喝的水都有危机,哪里来的水洗澡?女兵接到“登车出发”的通知后才明白,她们的“浴室”是罗布泊的孔雀河。她们终于有时间痛痛快快地洗个澡了,哪知这个澡先得并不舒服,因为是咸水,女兵上岸后才发现,个个身上都留下了一层白花花的“面粉”,头发成了“朝天椒”,任你怎么梳理,它硬是“葵花向阳”。看着这“奖赏”
,功臣们被弄得哭笑不得。
岁月沧桑,当年的这批共和国女兵如今已是花甲之年。也许人们早已将她们遗忘,或许人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一切。尽管当年开进“死亡之海”的这支“娘子军”不足百人,但女兵毕竟为我国的核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应该永远镌刻上她们的名字--“蘑菇云”下的女英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