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祖国同在——人民海军驻守南沙20年纪实[上](4)
(2010-03-18 09:02:50)
标签:
军事人民海军礁盘海战岛礁南沙 |
分类: 军事新闻 |
第四集:寸土必争(上)
南沙是一块美丽而富饶的蓝色国土,海区面积达82.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8个江苏省的面积,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仅石油储量就高达100多亿吨,被誉为“第二个波斯湾”。南沙还是世界航海的十字路口,为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通要道,西方国家70%的战略物资运输都得经过南沙海域。从军事角度看,是名副其实的“兵家必争之地”。
人民海军驻守的南沙礁盘,最近的离他国占据的礁盘仅有1.8海里。也就是说,天气好的情况下,对方的礁堡、工事和炮口都看得一清二楚。用危机四伏,险象环生来形容守礁官兵的处境一点也不为过。用南沙守备部队部队长刘堂的话来说,这里“连睡觉都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南沙,责任非常重大,责任就在于我们在前线,我们一些岛礁和敌占岛礁犬牙交错,有的距离就三、四海里,它们的炮口有的都对着我们,有时候空中飞机,水面舰艇经常搞一些侦察,我们的战备任务非常重。说不定哪一次,因为你战备松懈,就可能吃亏。
我们在南沙提出的口号是,分分秒秒在战备之中,到南沙就是上前线,守礁就是守阵地,在官兵心目中,打仗的思想得到了强化,在南沙,就不能象在大陆一样,有星期天的概念,有休息的概念,在这睡觉你都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正因为位置极其重要和特殊,从进驻南沙的第一天起,官兵们就身处“没有硝烟的战场”,时时刻刻都可能面对险情。
来自永暑礁卫星通信分队的唐伟强毕业于海军工程大学,去年毕业后他主动要求来到南沙守礁,但是第一次上礁,他就遭遇了险情。
“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第一次上礁的时候,有一次,下午我们正在洗澡的时候,突然一下,作战警报就响了,大家一听到警报,就迅速往碉堡里面冲,把枪和子弹拿好,跑的时候有些人连衣服都来不及穿,就拿枪警戒。事后才知道,原来是某国的一艘渔船就在离我们礁堡没多远的地方。可能也是看我们也警戒起来了,他们就走了。这让我印象深刻,也就是说大家那种警惕性吧,只要警报一响,无论你在做什么事情,立即停止,进入战斗状态。”
在南沙,不仅是军事守礁,更是政治守礁,守礁官兵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国家政治、军事、外交的“神经”。所以面对各种突发情况,官兵们都要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南沙守备部队副部队长李寿军说,他在东门礁处置的两次突发事件,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我在东门礁处理过两次情况,一次是某国的野马侦察机,99年,离我们礁盘的高度也就几百米,驾驶员看得非常清楚,我们按照海空情况处置;第二次是我们换班之前,有一艘是他国的渔船抵近侦察,当时请示后,是可以鸣枪警告。我们做到了有理有利有节。”
而在人民海军驻防南沙的历史上,1988年3月14日在赤瓜礁周围爆发的“314”海战,则是人民海军第一次用武力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真正实践“有理有利有节”的驻防宗旨和原则,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次南沙之行,记者登上了赤瓜礁,寻访当年战争遗址。赤瓜礁指导员何志春告诉记者,由于大自然的作用,20年后,当年的战争遗址已经处于海面以下,退潮时偶然还能看见。他说:
“从我们赤瓜礁正南方前面,大约1.5海里处,那里曾经是1988年3月14日海战第一面红旗插上的地方,我们的前辈立了主权碑。当时的314海战为我们打下了这片地方,20年来,我们一直以314海战英雄的英雄气概,坚守这个地方。战士们以‘英雄礁’的氛围精武练兵,尚武意识非常强。因为只有战斗力的提高,方能打赢胜仗。咱们英雄已经在这里打了胜仗,咱们要发扬英雄礁的光荣传统,精武练兵,守好这片礁盘。”
在赤瓜礁,有着“6个100”的传统,官兵们每天必须完成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个引体向上、举100次哑铃、100次蹲下起立、爬100级台阶。在这里,官兵们个个都是深谙水陆作战的两栖精兵。就是在漆黑的深夜,官兵们也能在1分钟内从宿舍准确进入战位。
今年是“314”海战20周年的纪念日,南沙守备部队部队长刘堂说,在这一天,官兵们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
“特别是今年是314海战20年,我们在314期间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我们在后方做了一些教育,更加激发南沙官兵英勇作战、无私奉献、把314海战这种英勇的战斗的精神和作风继承下来。在前方的赤瓜礁官兵举行了一些仪式,升国旗仪式,演讲,包括播放一些314海战的片段,对我们南沙官兵是一个激励。只要敌人胆敢来侵占我岛礁,我们就象314海战一样,把它消灭掉。决不能让南沙的岛礁在我们的手里丢失一寸。”
南沙是一块美丽而富饶的蓝色国土,海区面积达82.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8个江苏省的面积,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仅石油储量就高达100多亿吨,被誉为“第二个波斯湾”。南沙还是世界航海的十字路口,为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通要道,西方国家70%的战略物资运输都得经过南沙海域。从军事角度看,是名副其实的“兵家必争之地”。
人民海军驻守的南沙礁盘,最近的离他国占据的礁盘仅有1.8海里。也就是说,天气好的情况下,对方的礁堡、工事和炮口都看得一清二楚。用危机四伏,险象环生来形容守礁官兵的处境一点也不为过。用南沙守备部队部队长刘堂的话来说,这里“连睡觉都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南沙,责任非常重大,责任就在于我们在前线,我们一些岛礁和敌占岛礁犬牙交错,有的距离就三、四海里,它们的炮口有的都对着我们,有时候空中飞机,水面舰艇经常搞一些侦察,我们的战备任务非常重。说不定哪一次,因为你战备松懈,就可能吃亏。
我们在南沙提出的口号是,分分秒秒在战备之中,到南沙就是上前线,守礁就是守阵地,在官兵心目中,打仗的思想得到了强化,在南沙,就不能象在大陆一样,有星期天的概念,有休息的概念,在这睡觉你都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正因为位置极其重要和特殊,从进驻南沙的第一天起,官兵们就身处“没有硝烟的战场”,时时刻刻都可能面对险情。
来自永暑礁卫星通信分队的唐伟强毕业于海军工程大学,去年毕业后他主动要求来到南沙守礁,但是第一次上礁,他就遭遇了险情。
“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第一次上礁的时候,有一次,下午我们正在洗澡的时候,突然一下,作战警报就响了,大家一听到警报,就迅速往碉堡里面冲,把枪和子弹拿好,跑的时候有些人连衣服都来不及穿,就拿枪警戒。事后才知道,原来是某国的一艘渔船就在离我们礁堡没多远的地方。可能也是看我们也警戒起来了,他们就走了。这让我印象深刻,也就是说大家那种警惕性吧,只要警报一响,无论你在做什么事情,立即停止,进入战斗状态。”
在南沙,不仅是军事守礁,更是政治守礁,守礁官兵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国家政治、军事、外交的“神经”。所以面对各种突发情况,官兵们都要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南沙守备部队副部队长李寿军说,他在东门礁处置的两次突发事件,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我在东门礁处理过两次情况,一次是某国的野马侦察机,99年,离我们礁盘的高度也就几百米,驾驶员看得非常清楚,我们按照海空情况处置;第二次是我们换班之前,有一艘是他国的渔船抵近侦察,当时请示后,是可以鸣枪警告。我们做到了有理有利有节。”
而在人民海军驻防南沙的历史上,1988年3月14日在赤瓜礁周围爆发的“314”海战,则是人民海军第一次用武力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真正实践“有理有利有节”的驻防宗旨和原则,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次南沙之行,记者登上了赤瓜礁,寻访当年战争遗址。赤瓜礁指导员何志春告诉记者,由于大自然的作用,20年后,当年的战争遗址已经处于海面以下,退潮时偶然还能看见。他说:
“从我们赤瓜礁正南方前面,大约1.5海里处,那里曾经是1988年3月14日海战第一面红旗插上的地方,我们的前辈立了主权碑。当时的314海战为我们打下了这片地方,20年来,我们一直以314海战英雄的英雄气概,坚守这个地方。战士们以‘英雄礁’的氛围精武练兵,尚武意识非常强。因为只有战斗力的提高,方能打赢胜仗。咱们英雄已经在这里打了胜仗,咱们要发扬英雄礁的光荣传统,精武练兵,守好这片礁盘。”
在赤瓜礁,有着“6个100”的传统,官兵们每天必须完成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个引体向上、举100次哑铃、100次蹲下起立、爬100级台阶。在这里,官兵们个个都是深谙水陆作战的两栖精兵。就是在漆黑的深夜,官兵们也能在1分钟内从宿舍准确进入战位。
今年是“314”海战20周年的纪念日,南沙守备部队部队长刘堂说,在这一天,官兵们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
“特别是今年是314海战20年,我们在314期间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我们在后方做了一些教育,更加激发南沙官兵英勇作战、无私奉献、把314海战这种英勇的战斗的精神和作风继承下来。在前方的赤瓜礁官兵举行了一些仪式,升国旗仪式,演讲,包括播放一些314海战的片段,对我们南沙官兵是一个激励。只要敌人胆敢来侵占我岛礁,我们就象314海战一样,把它消灭掉。决不能让南沙的岛礁在我们的手里丢失一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