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印反击战的千里风雪运输兵(2)

(2010-01-04 09:08:58)
标签:

高山反应

驾驶员

风雪

自卫反击战

军事

分类: 军史钩沉

(转自新中国之战)

在每一次高原战地服务中,无论去哨所阵地车辆有多少,支前汽车连都事先指令一名干部或确定的负责人率队前进,做到队队有干部、车车有负责人,保证集体互助,人车安全。在每一次行车中,为了战斗的需要,为了抵抗疲劳与瞌睡的困扰,驾驶员们用吃冰、吃雪、脱掉帽子把头靠在车门窗上让冷风劲吹的办法,来驱除疲劳和睡意。他们尽心竭力维护好车辆,做到保养、运输两不误,保证车辆随时可以开动,每天的出车率达75%以上。这在参战的汽车运输单位中是最高的。

  自从上山以来缺氧引起的头晕、恶心、呕吐、流鼻血,周身发软等反应已成了家常便饭,高山上的寒冷是更不消说的了。他们为了战争的胜利,为了给祖国人民增光,为了给并肩作战的边防军人和自己争气,他们默默地忍受肉体上的痛苦。许多驾驶员曾经多次冒着生命的危险,在雪域高原驾车往来奔走,留下了一幕幕动人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有的驾驶员把车开到目的地时,由于高山反应已持续加重,已没有力气去打开自己的车门,体力已到了衰竭的地步,常常是目的地的战士去打开车门,并把他扶出驾驶室;有的驾驶员到达目的地,虽然能咬紧牙关把车门打开,但由于体力不济,却随车门的打开而一头载倒在地;有的驾驶员下车后即发生呕吐,但吐的却是吓人的黑水——浓浓的胃液呀;

  有的驾驶员,由于是带着高山反应坚持行车,用意志在与病魔搏斗,但人下车之后的瞬间,即进入眩晕的昏迷状态;

  ……

  这些驾驶员都是在用什么样的意志驾驶着车辆执行任务啊!这难道不是在与死神搏斗,用坚强的意志在克制自己肉体上的痛苦,而在争分夺秒地驾车吗!此情此景,不止一次地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流下了感人的泪水。有这样视死如归的精神,战胜印度侵略军应该是毫无疑义的。

  经过两个多月时间的双方时而短兵相接、时而陈兵对峙、时而若即若离的军事对抗,在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我军大举反攻的时刻终于在1962年的金秋10月里来到。藏北高原与克什米尔印军占领区的前沿阵地,成了中印双方军队作战的主战场。

  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我军的大举反攻由两个战役组成。第一个战役,从1962年10月初开始,到10月底休战,战斗历时20多个日日夜夜;第二个战役,从1962年11月21日开始正面反攻,到11月底胜利结束。从我军反攻开始到战争胜利结束,在连长张孝林率领下,汽车连始终配合部队行动。其中,有29辆汽车和人员直接配属前线的炮兵团、炮兵营、工兵营、骑兵三团作战。其余为参战部队后勤、战地医院等单位运送作战部队和作战物资、护送前线伤员和战利品,有时也向甜水海、普萨和叶城的俘虏营运送印军俘虏。在激战的天文点各个阵地,在日土宗、加勒万河、空卡、库尔斯堡;在班公湖、扎西岗等前沿阵地,他们一个个义无反顾,为了胜利,为了减少我军的伤亡,争分夺秒地作好战地服务。他们都接受了血与火、生与死、高山反应、恶劣气候、道路险峻难行的重重考验,充分展现了兵团人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精神风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